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的吐蕃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的吐蕃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吐蕃国人口与面积?
当时,所辖面积约510万平方公里。 为吐蕃 最强盛时期,境内人口达到960万左右。
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从松赞干布到朗达玛传了九代,延续了200多年。吐蕃帝国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松赞干布被视为国家的实际缔造者。
吐蕃帝国面积吐蕃的疆域一度达到顶峰,西起青脊与大石接壤,东至甘肃省与四川盆地的西缘,北至天山山脉与居延海以南,南至青藏高原南麓,北至印度次大陆与天祝的喜马拉雅山脉。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和荞麦,牲畜包括牦牛、马、骆驼和羊,手工业包括烧炭、冶铁、橡胶制造和羊毛编织。
600万左右。
吐蕃 公元633年-842年 ,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自松赞干布至朗达玛传位九代,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
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
唐代吐蕃是指现在的哪里?
唐朝时候的吐蕃就是指今天的***自治区和青海省,主要生活的民族是藏族。
吐蕃,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
吐蕃史(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
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
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推动了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又实现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时代,族群的认同感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手工业。冶铁有较高水平,能在江面上架设铁索桥。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
吐蕃国为什么会被并入唐帝国?
吐蕃国没有并入唐朝,唐朝前期两国之间是朝贡与和亲的关系。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趁机夺取了唐朝的西域和河西走廊地区,甚至还一度攻破长安。直到公元821年,长庆和盟后,唐蕃双方才基本结束战争状态,盟约规定两国之间为“甥舅关系”重归友好。
唐代的吐蕃位于现在的那个位置?
唐朝时期,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名叫“吐蕃”,自松赞干布起,延续了九代200多年。
吐蕃最强盛时版图包含了今天***自治区的全部、青海省和甘肃省的东南部、以及四川省的西部地区,面积达到了200多万平方公里,河西走廊也在其势力范围之内,长期对唐朝形成了军事压力。
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
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向南扩展,取得了唐朝大片土地。
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
10世纪时,河陇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吐蕃族称为脱思麻,在原吐蕃中心地区的称为乌思,其东为波窝、敢,其西为藏,今阿里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分为纳里、古格、布让、日托、麻域等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的吐蕃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的吐蕃国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