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剧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剧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末年改稻为桑是真的吗?
有现实依据,明朝为了大量产丝绸,的确规定每多少亩稻田必须有一亩桑田,这个政策在明朝的确有,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出口丝绸向西洋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换取白银,当时大航海已经开始,西班牙葡萄牙已经在美洲发现大量银矿,这个政策没错,因为中国历来是贫银贫金的国家,国家经济如果没有过硬的货币会受到制约. 大明王朝里这个政策没错,关键是政策背后是为了圈占老百姓的土地,不是为了多产丝绸出口.
“改稻为桑”虽然是个虚构的历史事件,但却是有历史依据的,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明朝嘉靖年间朝堂与底层社会的现实状况。
从出发点和理论上讲,“改稻为桑”本来是件好事,能增加国库收入,老百姓也能得到比种稻更多的收益,但从实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必将会归于失败,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悲哀。
大明王朝1566改稻为桑结局?
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失败了。
改稻为桑,从字面意思就是把稻田改为桑田。大明朝的丝绸在老外看来,那是抢手的商品。出口丝绸换外汇,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路。一直以来,因为倭寇在沿海闹事,加上丝绸的原材料生丝产能不足,所以丝绸出口的生意没做成。如果灭了倭寇,再扩大生丝的产能,以丝绸的抢手程度,大明财政扭亏为盈指日可待。灭倭寇的事交给胡宗宪和戚继光他们,扩大生丝产能就要另外想办法了。生丝是蚕吐出来的,蚕要吃桑叶,要多养蚕,就得多种桑树产桑叶。多种桑树,就要占用原先种水稻的田地。那好办,把稻田改为桑田就得了。这就是改稻为桑。
改稻为桑不一定是死局。第一次御前财政会议上嘉靖和严阁老就分析的很透彻:
一、浙江气候使然,有着种桑养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历来还给江苏供应蚕丝。
二、浙江本地的种桑业和纺织业就很发达,比如建德县,一半的田都是丝绸大户的桑田。为什么这些丝绸大户自己就主动改稻为桑了呢,因为一亩地种桑要比种粮收成高一半。老百姓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三、百姓都种桑了粮食从哪来,严阁老说了,从外省调粮,历来都是从外省调。嘉靖还想到了外省调粮要比自己种的贵,但百姓种桑收成高啊,所以还是划得来。
四、嘉靖还给了桑田按农田征税的优惠政策,海瑞自己都说了很多丝绸大会都想买田自己去改。
关于明朝的历史剧有哪些好看的?(不要小鲜肉的)?
1、《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2、《洪武大案》
《洪武大案》是由曹东执导,李立群、保剑锋、杨幂、富大龙、刘德凯、胡可等主演的古装单元破案电视剧,
3、《万历首辅张居正》
《万历首辅张居正》改编自熊召政的作品《张居正》,是北京华录百纳***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装历史剧,由苏舟执导,唐国强、冯远征、梅婷等主演。4、《传奇皇帝朱元璋》
《***皇帝朱元璋》是中国2006年播出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由李前宽、肖桂云执导,陈宝国、徐帆、唐国强等主
谢邀。推荐一部入围金鹰奖和飞天奖的历史大剧《抗倭英雄戚继光》。
《抗倭英雄戚继光》是中央电视台、横店***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战争***剧,由李惠民执导,朱晓渔、李立群、颜丹晨、吕一、邵峰、何冰、于震、倪大红、于荣光、贾乃亮主演。
该剧讲述了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面对军制***、海防孱弱等困难,力求革新、奋勇反击,最终剿灭倭寇的故事。
2017年,该剧获得第十一届电视制片业“电视剧优秀作品奖”,并入围第二十八届金鹰奖提名,第三十一届飞天奖提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剧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剧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