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于明朝历史的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对于明朝历史的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家觉得明朝好不好?
首先分对国内民族还是对国外民族区分对待
对国内民族是:你是我的子民,我要收你的税。你若反抗,我就像家长对待子女那样称其首恶就行
对国外民族:非我族者,其心必异!不求和!不求亲!挑拨内斗!打压不听话的!打压强大的!打不过我就不跟你讲话!
这就导致,明朝对国内的民族统治及其弱小。所以有了永不停止的两广叛乱以及土司叛乱!看看大清怎么干的?杀光就行了!
然后对外族。。那就仗打的不听。。与蒙古打了几百年。。与女真也是一直在斗!看看大清!兄弟之称,互婚就ok了!
所以明朝的民族政策是极度僵硬!极度低效
谢谢邀请。存在就是真理,无所谓好和不好来评论历史,以史为鉴,历史就象一面镜子,告诉我们过去,也告知我们未来,优胜劣汰,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历史由胜利者编写,崇祯临终前说,文人误国,皆可杀也,文人用好了可以兴国,用不好就是误国,而且直接导致大明王朝直接覆灭。
明朝对武则天的评价?
明朝的孙承恩以”今古大变,宇宙穷凶。虐熖一时,秽名无穷。”这样的话来评价武则天。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正面评价: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拓展资料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705年11月,武则天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于明朝历史的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于明朝历史的评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