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超越唐朝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超越唐朝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与唐代相比,北宋商业有何突破?
北宋与唐代相比:
1、商业:大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唐代坊、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再像唐代那样受限制;市内有***场所“瓦肆”;保护和垄断本行业商业利益的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些都超越了唐代。
2、城市发展: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商业的规模和贸易繁荣的程度超过了唐代。
1.城市商业繁荣,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北宋的都城汴梁城突破了市坊的界限,街道两旁和居民区都有商业活动,“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显示出商业的高度繁华程度超过了长安城。北宋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呈现出了全面繁荣局面。到了南宋时期,当时的临安城在商业繁荣呈上来讲,与北宋的都城汴梁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形成了***市场网络体系。商业的繁荣由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形成了草市——市镇——城市的市场网络体系。
3.在货币领域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南宋商业繁荣的的主要原因
1.从时代背景看:唐朝中晚期我国经济中心以经南移;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南方城市社会能够发展。
2.从政治政策上看,宋王朝统治者执行了开明政策。南宋王朝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鼓励经商的封建王朝。
4.同时由于陆路不通畅,北方少数民族的阻塞,丝绸之路受阻,南宋朝贸易的只能通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给宋朝打开了更大的海外市场。.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到了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甚至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商业活动突破了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这是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区别于唐朝长安的两个特点
北宋时期的东京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突破了许多限制,里坊之间的限制不太明显,出现了夜市,还出现的市、瓦肆等***场所,相较于唐长安,宋东京更多的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宋东京是在强大的经济实力上发展起来的,在繁荣程度上是超过唐长安
西游记中唐朝长安距离西天十万八千里都超过地球的周长了,是怎么回事?
古人300步为一里,但是步子是有大小的,一里也不足三百米。以300米计,十万八千里即32400公里,赤道绕地球圈也不过4万公里。因此算不得太离谱。
西天万里遥嘛,何况山高水长,总不完绕道而行,唐僧肉身凡体,还要化斋吃呢。
不过孙悟空千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感觉太神速,除了跑不过光速,打不过如来手掌心,也不算远的,要不然上天搬救兵哪里来的及?!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长安到西天也够远的,九九八十一难,一路相伴也差不多啦。
所以十万八千里,其实是个虚数,传统文化中"九"谓多和尊贵,作为9的N多倍,也就是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西天乃穷尽想象之所了。
一花一世界。元元,***江边的小闲🐟,与你共品百味人生。
妈咪叔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反驳一波,很多人说问题出现在单位上,认为古代的里小很多,其实不然,先引用一个古文。
《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确实,每个时代对于“里”的定义是不同的。春秋时期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这明显是个面积单位啊!后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逐渐变从长宽各300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300步的长度单位。隋唐改一里为360步,后沿用至明清未变。但注意这里的一步说的是一左一右,估算下来一里也有550多米,还是比现在的“里”要长很多。
根据考古资料,里的换算表如下所以“十万八千里”比我们现在认为的距离还要远,按照明清时期的准确计算“十万八千里”应该为124416里!62208千米!所以问题肯定不是出现在单位上。
看来结论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十万八千里在古代就是个虚指,类似于“三”、“九”等数字,就是表达“老远了!”,并没有指具体的距离。
其实这个虚指也是有由来的,源自佛教的宗教文化: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坛经·疑问品第三》
在佛教中早有“十恶八邪”的说法,所有就有了“十万八千里”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超越唐朝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超越唐朝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