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汉到唐朝历史解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东汉到唐朝历史解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代到唐代历史?
二者相隔398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唐朝(618年~907年):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东汉末年到唐朝贞观年有多少年?
东汉末年到唐朝贞观年有443年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自贞观元年(627年)正月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十二月共计23年。
627-184=443
东汉至唐朝的史学发展是盛是衰?
盛况。
东汉到隋唐,史学逐渐脱离了经学这个门类,成为了独立的门类,这个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的变化就能看出来,汉书艺文志里面,史学是在经学下面的“春秋”这一栏里面的,而隋书经籍志直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史学独立成为一类。
而史学著作也开始了爆发式地增长,两汉之前的史学著作极其匮乏,而魏晋以后无论私家著史还是国家修史,都很兴盛。这就是“东汉到唐史学逐渐兴盛”。
东汉在唐朝前还是后?
要看是哪个唐了,如果是在夏之前的那个,当然就在汉朝之前了。如果是李渊那个唐朝,自然算在后面了,要知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是有两个唐朝的,夏之前的属奴隶社会,李唐王朝属封建社会。
是东汉更早一些。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东汉在唐朝前面,东汉后是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南北朝[南朝(宋、齐、梁
汉在前。西汉是公元前206年建立的。东汉是公元25年建立的。唐朝是公元618年建立的。
唐朝290年西汉210年东汉196年,为何强汉盛唐难破300年历史?
飨国问题是历朝历代最为关心的根本问题,“千秋万代,国祚永存”只是一句吉祥话,从历史上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强盛的皇朝可以飨国超过三百年。周朝以前的历史由于史料模糊不准确,暂不考虑在内。西汉飨国210年,东汉飨国190年,唐代飨国289 年,北宋飨国187年,南宋飨国152年,明朝飨国276年,清朝飨国276年。可以说,秦代以后,历朝历代就没有一个传承有序没有中断的强大王朝飨国超过300年。这也正是所谓的兴亡盛衰,更替循环。但为何会存在这种情况的呢?
第一、每一个王朝内在矛盾的累积到爆发最多不超过300年
自汉代之后,历朝历代都在总结前朝的兴亡教训,自贾谊的《过秦论》开始每一个世代都在尽力改正、避免、消除前代所犯下的错误。比如,唐代信任武将,授予武将以***厚禄,重兵实权,但是却酿成了安史之乱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所以,宋朝立国就开始防范武将,以文官掌兵权,虽然有效控制了武将的势力,但是却败亡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入侵。由此可见,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也是,当皇帝费尽心机解决了一个重大矛盾,新的问题又会不断涌现出来。秦亡于暴政,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唐朝亡于藩镇,宋朝亡于外患,明朝亡于内乱,清朝亡于列强。矛盾不同,路线相似,从建国-发展-壮大-鼎盛-巅峰-衰落-灭亡,都遵循着类似的过程,所以大多都无法超过三百年。
第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每一个强大朝代的灭亡都不是转瞬即来的,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王朝灭亡的***往往在早期就已经埋下。比如西汉时期的外戚专权几乎就是伴随着整个西汉历史的始末,从高祖时期的吕后到最后的王莽,皇族宗室与外戚的斗争几乎没有一天停歇。只是到了后期,皇族式微,外戚的力量无法得到节制,才最终酿成了王莽篡汉的结局。唐代的藩镇割据也是早在安史之乱前就已经祸根深种。而这种问题,统治者往往是束手无策的,这与统治者的能力无关。唐宣宗李忱有“小太宗”的称呼,在位时期也是励精图治,但是仍然无法挽救江河日下的大唐王朝,只能是苟延岁月,输血续命而已。清朝历代皇帝都算得上勤勉,晚期更有同光中兴四大名臣相助,但是也难以抵抗列强的铁蹄入侵,最终只能归咎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天命气数论了。
文:经典守望者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汉到唐朝历史解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汉到唐朝历史解析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