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数据

kodinid 6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茶最早出口哪些国家?
  2. 济和春六安茶历史?
  3. 明朝重农抑商,那为什么在全球贸易中三分之一的白银都到了中国?

中国茶最早出口哪些国家

中国茶在欧洲最早的出口分海路和陆路,海路从厦门港出发到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马来西亚等),厦门话中“茶”的发音是“die”, 于是有了“tea”的发音。

陆路是从广州出发到俄罗斯一带(包括日本、伊朗、***、土耳其、葡萄牙等),广东话“茶”的发音是“cha”,于是就有了“cha”的发音。因此,全世界各国文字中“茶”字以“T”和“C”开头分别表证了海路与陆路的传播途径,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印记。

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数据-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四个贸易时期

中国茶叶的早期输出外销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数据-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被认为是最早记录。唐代,於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济和春六安茶历史?

1. 济和春六安茶有着悠久的历史。
2. 济和春六安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和制作传统。
它起源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得名于当地的济和春山。
这种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3. 济和春六安茶的历史延伸至今,它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国际市场。
它的制作工艺和品质一直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成为茶叶爱好者追求的珍品之一。
同时,济和春六安茶也成为了六安市的重要特产和旅游***,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和了解其历史文化

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数据-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重农抑商,那为什么在全球贸易中三分之一的白银都到了中国?

在明朝建国初期,由于百废待兴,百姓温饱是最重要的大事,所以农业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谈不上抑制商业。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被元朝摧毁的商业,甚至取消了大部分的商税,至万历期间才恢复征收,但仍旧非常低,只有三十取一,而且这个税率一直到明朝结束都没有改变。由于当时是审计制度落后,偷税漏税非常严重,再加上国家对商税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当时商人的缴税负担实事是非常低的。反而农税占税收的比例最大,达到75%,而商税才占税收的10%。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到了明朝中叶,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巨量的白银存量来自于与世界各国的贸易。

明朝皇帝隆庆海禁解除后,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起规模庞大的“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产出来的丰富精美的商品,使中国自明代中叶以来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中国商品有千百年传承和发展起来的让人叹为观止的精湛工艺,质量优良。中国商品如生丝、丝织品、茶叶、瓷器、砂糖、棉布、药材占据着市场垄断地位。根据史料记载,16-18世纪,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生丝、丝织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

另一个吸引白银流入的原因是套汇。

欧洲商人将日本、欧洲、美洲白银大量运往中国,套换黄金,然后再运回欧洲兑换。获利丰厚,***横财。如在中国市场上,纯银和纯金的比价通常是十比一,而在欧洲通常是十五比一。由于来往欧洲与中国的航船容积有限,白银与黄金体积小价值高,容易存放,不会腐烂。在有限的货仓容积里能够达到最大的利润容积比。所以欧洲人最喜欢把白银运来,然后购买黄金运到欧洲兑换。

有人统计过,中欧海上贸易航线建立后,美洲白银通过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再转至中国,美洲白银通过太平洋运到菲律宾的数额,在1590—1602年估计为2010吨,1602—1636年约2400吨,1636—1644年约210吨,总共达到4620吨。 另外还有日本、印度、波斯等国的商贸往来,使明朝的白银储量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  

第一张居正一条鞭法徭役以银折算后,银两成为大明主要的结算货币。第二中国是贫银国,银两主要依靠外来输入。第三地理***现,美洲银矿充实了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国库,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被欧洲大量购买。第四欧洲施行的是金本位,对应大明以银两为主要货币单位,金银比有汇兑差,欧洲商人用美洲银兑换金子赚取差价。

明朝的重农抑商只是前期,后期几乎完全放开了商业方面的限制。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重农抑商。比如,农民出个门都要有路引,没有路引的人就是违法。到明朝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失地农民逐渐增加。***无力对人口实行管制,商业的限制逐渐放松。于是路引就逐渐做废了,农民到城市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需要的自由人口也就具备了。

明朝实行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制度,士大夫们在朝堂上决策方面权力很大。明朝前期,拥有财富不多的士大夫阶层还受到皇权压制。明朝中后期,社会上土地等***私有化逐渐完成;代表富人利益士大夫阶层逐渐壮大,***已经无法压制了。

士大夫阶层自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明朝前期的“礼制”对富人生活方面的限制,此时***无力执行了。比如衣服颜色方面的级别限制,建筑高度的限制,城市入夜的宵禁,等等。此时都已经放开了。

这在明朝前期是不可想象的,朱元璋时代因为穿逾制颜色的衣服而掉脑袋的人太多了,现在居然说放开就放开了。

有了需求自然市场上就有供给,富人的需求***了工业产品的丰富,技术也变得日益精进。

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一带,工商业更是发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甚至,江南地区爆发了多次工场主反抗***的抗税事件。因此,世界上的历史学家认为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航海家开辟了东方航线,于是西方国家的商人和冒险家来到了中国。但是,此时中国一直实行海禁。西方国家需要的丝绸、瓷器等物,只有通过走私贸易才能得到,为此,催生出了海盗和走私商人勾结的“倭寇”集团。

公元1546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秘鲁开发了超级大的银矿。白银一船船的从美洲运出,除了满足西班牙的货币需求,剩下的都运到中国来了。大量收购各种中国独有的商品,然后运回西方获利。

外贸的需求***了明帝国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福建一带市面很是繁荣,***的财政收入也大为增加。***眼见海贸的丰厚利益,改变了海禁政策。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上奏折,要求放开海禁。朝堂上经过商议,正式放开了海禁。

有了放开海禁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工业、贸易更加繁荣,白银也滚滚而来。比如原本江南是鱼米之乡,现在粮田大量改为桑田,以生产丝绸销往海外。由此,工商业的繁荣昌盛可见一斑。(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明朝茶叶出口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中国 明朝 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