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首辅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首辅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第一首辅?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xiè jìn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 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
张居正是明朝第一首辅。
明朝最伟大的改革家、政治家非张居正莫属,他强力推进改革,让大明国祚延长五十年。如此功勋名垂千古,令后世万人为之敬仰,而令人意外的是张居正的结局并不完美,死后他的一切荣耀和功绩被万历废除,差点被剖棺戮尸,家人死走逃亡万分狼狈。
明朝十大首辅都有谁?
1,张居正(毫无争议,十年的实际执政者)
2,严 嵩(十四年首辅,在位之长无人能及。在政期间党羽遍布朝纲,即使是次辅徐阶也不敢与其公开作对。反观徐阶首辅时,高拱却敢公开与其干仗)。
3 ,杨士奇(文官鼎盛时期三杨执政的代表人物,被视为明朝文官祖师,可惜伺候的君主都太强势,故地位不如前两位)
4, 徐 溥(文官又一鼎盛时期弘治朝的代表人物。考虑到另一代表人物刘吉被刘瑾所黜,优先入选)
5 ,杨廷和(考试成绩成了神话的人物。可惜执政期间文官地位太低,但是武宗驾崩,杨廷和能够决定皇帝废立。并且在世宗入主京师之前实际主政一月,故而入选)
整个明朝在任时间超过10年的内阁首辅有谁?
据我所知的, 超过10年得比较少。
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内阁的杨士奇,担任首辅一职有20年,这是最长的。其次,嘉靖时期的首辅严嵩,14年。然后就是万历首辅张居正,整整10年。明朝的首辅是否就是宰相?
提到内阁首辅,人们往往会想到张居正,他在47岁的时候就是以内阁首辅的身份推行改革,时间长达10年之久。虽说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张居正掌权的十年时间里,已经与宰相无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要说内阁首辅的权力,我们首先得了解内阁是怎么来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坐稳了皇位之后,为了让皇权能够顺利的传下去,便向曾经共患难的功臣大开杀戒,还直接废除已经实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刚开始时朱元璋还觉得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没过多久就后悔了,每天从全国各地汇报上来的奏折让他筋疲力尽,但号称“劳模”的朱元璋还是扛了下来。
朱元璋的子孙在宫中长大,从小养尊处优,面对繁杂的奏折便忙不过来,于是朱棣在位期间便尝试设立了内阁,帮助他处理政事,但仅仅只是作为自己的秘书。
因为决策权被牢牢掌握在朱棣的手里,所有的指令都由自己发出,通过遍布全国的驿站落实到大江南北的每个角落。
朱棣在位的时候,内阁便开始兼管六部尚书(注意不是兼任)。到了朱高炽的时候,任命杨士奇和杨荣为大学士,但杨士奇本来是兵部尚书,杨荣则是工部尚书,由内阁辅臣兼任尚书,这使得内阁的权力迅速增强。
首辅一开始只是对于内阁大学士而言,区别于“次辅”,后来一步步成为文臣之首。到了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六部的控制,还实行“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
虽然说内阁首辅权力很大,但却达不到宰相万人之上的地位。
宰相既然能被废除,自然不可能让内阁首辅继续行使宰相的权力,那有什么办法能制约内阁首辅呢?
首辅与宰相根本不同。
真正意义上的宰相拥有完整的参政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首辅权力再大也没有监督权。同时宰相有法理和制度保障,首辅只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大小只是皇帝一句话。
明朝建立内阁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宰相过度集权,尾大不掉,而对皇权造成威胁。前期,内阁只是一个秘书班子,是皇上贴身的咨询服务机构,内阁成员大多品级不高。直到后来,随着大明的这些皇帝越来越懒,就愈加倚重内阁,慢慢的内阁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首辅也就成了朝堂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当然,首辅的权力,首先来之于皇帝的倚重,其次还受到司礼监等大太监们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其他内阁成员们的制衡。所以大明一朝,大多首辅结局并非太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首辅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首辅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