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明朝迁都的利弊

kodinid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考历史明朝迁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什么时候迁都?
  2. 明朝为什么迁都北京?
  3. 朱棣怎样通过选址,修建故宫,迁都表现出他的个性的?
  4. 明朝迁都北京以前,会试、殿试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呢?

明朝什么时候迁都?

明成祖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从北平发动“靖难之役”,攻占京师,夺取帝位,初时仍定都南京。1421年2月2日明朝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同时复原南京的名号。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明朝为什么迁都北京?

原因如下

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明朝迁都的利弊-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2、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迁都北京,也表现其守卫边疆的决心。

3、南京偏于江南一带,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自秦开始,中国历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

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明朝迁都的利弊-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明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需要一座繁华的宫殿来彰显中华威仪,所以才迁都北京紫禁城

朱棣怎样通过选址,修建故宫,迁都表现出他的个性的?

永乐时期为建造新的宫殿而进行的***木工作,据说持续了整整13年,同样开***修建宫殿的石料也很艰辛,在保和殿后,我们能看见故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它是在明代,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而这样巨大的石头,是如何被运到这里来的呢据历史记载,这些石头都来自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窝和门头沟的青白口,这里从明清两代跨越600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汉白玉石头,我们终于在明朝史料中,发现了保和殿后那块石料的开***和运输过程,这块石料光开***就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将它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两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将这块石料运到京城,那些同样被费尽心力运到紫禁城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安放在故宫中轴线的御道上,据现在的专家学者研究,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

明朝迁都北京以前,会试、殿试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呢?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八月,征虏大将军徐达率军攻占元大都,明太祖将元大都降格为北平府。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十一岁的燕王朱棣离开南京进驻他的封地北平府。燕王朱棣从北平府起兵攻占南京夺取皇位以后,又于永乐元年(1403年)将北平府升格为北京顺天府,这是北京地区首次使用“北京”这个名称。

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明朝迁都的利弊-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初四日,永乐皇帝颁布《北京宫殿告成诏书》,标志着新都北京正式建成。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永乐皇帝首次登上北京皇宫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标志着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首都。

所以你问的实际上是1368年到1420年间的明朝会试与殿试的地点。

但是实际上,明朝科考始于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会试、殿试都是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举行,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策问,“时开科之始,帝亲制策问。得伯宗甚喜,赐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状元就是“三元及第”的江西金溪人吴伯宗。

后来历次会试殿试都在应天府,直到1415年,根据王圻《续文献通考》记载,“永乐十三年,会试天下贡士于北京。”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明朝会试殿试都在北京举行了。

因此,明朝迁都前,会试和殿试的地点以永乐十三年为界,分别是南京,和北京。

当然,还有有一本书是最详细的,《明代科举文学编年》是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本书内容是对的明代科举考试的编年史。可惜我没有,你要是感兴趣可以拿来看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历史题明朝迁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迁都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