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唐朝吃蝗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吃蝗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食虫历史记录?
昆虫专家介绍,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已开始烹食昆虫。据文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将蚁酱作为天子的馈食。除此以外,还有蝉、蜂等昆虫供贵族阶层享受。在其后的文献中,也有许多食用昆虫的记载。
唐朝贞观二年,由于京城长安一带闹蝗灾,唐太宗李世民在大臣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满眼看到的尽是蝗虫。他把袖子一捋,抓起一把蝗虫咒骂道:“老百姓以吃粮食为生,就算他们有过失,也都应算在我一个人的头上,你们要吃就吃我吧,不要危害老百姓。”说完就举起蝗虫往嘴里送。
蝗虫有什么本领?
蝗虫具有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能够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并具有迁徙能力,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繁殖。
此外,蝗虫还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中国古代多次蝗灾泛滥,古人不会防治蝗虫吗?
俗语有飞蝗蔽日,说明蝗虫极易繁殖,蝗虫灾害严重时,为造成禾苗尽毁,寸草不剩。现今可用农药防治,蝗虫很难成灾,但古时没有农药,古人怎么防治蝗虫呢?古人除蝗,一般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种植蝗虫不喜吃的植物,黄祯《农书》中记载“蝗不食芋桑与水中菱芡,或言不食绿豆,豇豆,豌豆***荣麻芝麻薯蓣,吴尊路知蝗不食豆苗,广收豌豆教民种植,次年三,四月,民大获其利"。蝗虫最喜食禾本科植物,种植蝗虫不喜食的豆类也是防蝗灾的有效方法。二是驱逐法,蝗虫往往集群迁飞,看到地方上树木成行或彩期林列,便不敢下降,人们就在蝗虫飞来前地上插上彩旗,放鸟统鸣吓以阻止蝗虫。三是在植株上撒上一此草木灰或石灰,撒了石灰的植株,蝗虫不吃,有效的保护了禾苗。四是在空旷的地中挖坑,几个人用门板,扫帚等把蝗虫赶入坑中,加入干草焚烧,再填入土掩埋,能杀死大量蝗虫。四是在早晨有露水时,蝗虫翅膀沾水不能高飞时用小块牛皮或鞋底拍打。五是在蝗虫产卵后,把土翻耕,使虫卵暴露而被冻坏或晒坏。到宋代时,国家已十分重视治蝗,知道防除蝗虫需要动用众人的力量,上边命令县官要亲自带人去乡下捕蝗,并作出一些规定,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捉到多少蝗虫可以换得相应的谷米或钱财,秋冬时季让百姓去收集蝗虫卵,按数量奖给谷物。这样极大的调动了百姓捕蝗的积极性,防止蝗灾大规模发生,国家也鼓励百姓拿蝗虫食用或喂鸡鸭,猪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吃蝗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吃蝗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