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有趣故事简短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有趣故事简短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姓氏唐的小故事?
1. 有很多,但具体哪个故事需要具体指明。
2. 姓氏唐源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所以很多姓氏以唐为姓,比如唐、唐伯虎等。
3. 有一个与姓氏唐相关的小故事是关于唐伯虎的,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也是独特的人物。
唐伯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再婚后,他的继父不喜欢他,所以他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
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环境不利,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才华,就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姓氏唐小故事我只知道下面这个故事:
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
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
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另外,东汉时唐姓开始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陇西(今属甘肃)羌亦有唐姓。
魏征进谏的故事?
在李世民登基后,魏征成为宰相后,魏征因政事问题曾多次向李世民直言进谏,还都被接纳。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李世民为爱女增加嫁妆时,被魏征谏言否决。
另一件是在魏征晚年上奏劝诫李世民要慎终如始,被唐太宗***纳的事。
是一段著名的历史传说,其结论是魏征进谏是一件非常勇敢且有益的事情。
据传说,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下诏迎请大明神像,但魏征认为此举一方面浪费国库,另一方面违背了佛教中尊重空性的原则,于是进谏曾上奏唐玄宗“进谏不忠,乃致误国之罪,退谏是士之节,致馆陵不墓,以尔人之名久世子孙”,最终唐玄宗***纳了魏征的谏言,放弃了修建大明神像的***。
源远流长,这段历史传说不仅体现了唐代朝臣的谏言制度,也突显了尊重知识、敬重人才以及推崇廉洁之风的传统美德。
人们常常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关于权力与良知的内在冲突,以及珍惜公共***、崇尚科学、合理支配财政的重要性。
资治通鉴里的唐朝故事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有趣故事简短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有趣故事简短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