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大型地震历史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大型地震历史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发生过9级地震吗?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评定的标准不一致,认识也很不统一。科学家公认最大地震为 8.9级。
华县特大地震(明嘉靖关中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大地震。
明朝嘉靖关中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简称嘉靖大地震,也称华县大地震,是发生于中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农历十二月十二的大地震,现代科学家根据历史的记录,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地震矩8.0至8.3,比汶川地震和唐山大地震的级数都要强,波及范围更大。
中国历史上最大地震是在哪发生的?
最大的是关中大地震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死亡83万人,发生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夜间,在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现代科学家预计当时是8.6级大地震。
厦门发生过地震吗?
厦门虽处于九龙江断裂带上,但厦门历史上未见灾害性地震。从历史角度看,自明代到解放前历经数百年,厦门史上有资料可查的地震有几十次,甚至多达上百次,但都没有破坏性地震的记录。厦门地区历史上主要受外地强震的影响,距厦门最近的强震是1906年金门海外发生的6.3级地震,影响烈度为6度,震中距约50公里。
影响最大的地震是1604年泉州海外的8级地震,影响烈度达7度;其次是1918年东山南澳的7.3级地震,影响烈度达7度。
地震在汉朝有什么记载吗?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 ,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竹书纪年》,据说是晋太康二年,在魏襄王墓中取出的,是用隶书刻于竹简上的的编年史,上自黄帝,下迄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原书早已遗失。 "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纪年》被认为后人补作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搜集各种古书上遗传下来的内容,复元古本成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虽然现在有古本、今本的真伪之争,有人怀疑所记地震未必可信,但书中所载地震已有时间和地点,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不能是伪造的,必有事实根据,才会保留记载。此外,所谓伪书,是指已不是原作,并非指书中所记是伪事。因此,夏"帝发七年,泰山震" 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记年》,:“夏帝发七年(大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地震记录。《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记载了从周幽王二年到汉成帝绥和二年间的地震情况,如“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武帝征和二年八月癸亥,地震,厌***。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元帝永兴三年冬,地震。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地震,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这一段记载了汉代惠帝、武帝、宣帝、成帝年间的四次地震。而《后汉书·五行志四》则专门记述了东汉时期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到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100多年间的地震状况。如“ 世祖建武二十二年九月,郡国四十二地震,南阳尤甚,地裂压***。”“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门预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其发明者张衡,据记载,地动仪成功记录了顺弟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在甘肃发生的一次地震。
当时安放在洛阳城里的地动仪, 突然仪器西侧龙口所含的铜球,落到了面对着龙头的铜蟾蜍口里。根据这一迹象推断在洛阳西面某地发生了地震。然而当时的洛阳却毫无地动感觉,于是有人便乘机攻击张衡。正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信使骑着驿马赶来京城报告:远离洛阳1400多里的陇西一带(今甘肃兰州、临洮),于初三那天发生了地震,证实了地动仪的准确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大型地震历史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大型地震历史记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