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描述唐朝历史的唐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描述唐朝历史的唐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唐书与旧唐书有什么区别?
首先,新唐书和旧唐书的编写时间不同。新唐书是在唐朝灭亡后的几百年后编纂的,而旧唐书则是在唐朝时期编写的。因此,旧唐书可以看作是新唐书的前身,它对新唐书的编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内容和风格也有所不同。旧唐书是一部比较原始的史料,其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它的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新唐书则在史料的选择和处理上更加严谨和精细,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唐朝的历史和文化。此外,新唐书还***用了一些新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使得整部史书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新唐书和旧唐书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上也存在一些不同。旧唐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可能已经失真或者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当时的史料有限,作者无法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而新唐书则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它***用了多种史料和考证方法,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唐朝的历史和文化。不过,新唐书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在史料的选择和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会出现不准确或者矛盾的情况。
最后,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意义和价值也有所不同。旧唐书作为唐朝时期的官修史书之一,对于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唐书是谁下令修成的?
新唐书是宋仁宗下令编修成的。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中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
都是唐朝史书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为何被同时纳入二十四史?
其实北宋重新编写《新唐书》后《旧唐书》就被废弃了,以后历朝历代人们只读新唐书。到了清朝乾隆的时候,乾隆把旧唐书还有旧五代史加入正史,就成了二十四史。为什么要把被废弃了这么久的旧唐书列入正史呢?可能是乾隆看到旧唐书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对于现在人来说旧唐书确实史料价值比新唐书高很多,新唐书删减太多了,加入了宋朝太多的意识形态来写唐朝历史,而旧唐书纯粹就是直接抄写唐朝的官方历史文献来写,没有那么多的议论
《新唐书》与《旧唐书》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所以二者都能被纳入二十四史。
《旧唐书》署名为后晋刘昫所编写,真实的编撰人为张昭远、贾纬,监修是赵莹。原名《李氏书》。旧唐书史料的主要来源是《唐实录》,或许是因为编撰的时间较为紧急,或是是因为编撰的人较为偷懒。旧唐书里面有很多内容是直接照搬《唐实录》,连标点符号都未改(笑,因为根本没有标点符号),还有因为《唐实录》里部分内容丢失,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宗五代皇帝没有留下实录,所以旧唐书的内容非常不完整。
北宋是承接五代十国而来,五代十国年间,战乱频繁,王朝的正统性无法明确。所以宋朝的统治了迫切需要通过修史来确定王朝的正统性。如果以旧唐书为官方的史书,那么唐朝结束后,后晋就是唐朝的正统继承者。北宋的统治者自然无法接受。所以必须重新写一部史书,来对唐朝历史进行记载。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人所编撰,于公元1044年-1060年历时17年所编撰。新唐书查找的资料较旧唐书多,也新增加了很多内容。
但新唐书是以统治者的角度去描绘历史,对旧唐书里不利于统治的许多内容(对农民起义极度鄙视)进行了修改,也丢失了许多重要的资料。
另外因为主编人数过多,主编之间的意见也不统一。而对无法达成一致的内容,《新唐书》***取的态度是不记载,例如:《新唐书》将玄奘、一行等事迹一概不写,致使玄奘、一行在《新唐书》中无任何只言片语,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风***。
新唐书编修出来后,旧唐书就被丢弃了。经过几百年的时间,直到明朝嘉庆年间,民间找出了旧唐书的不少残稿,才重刻旧唐书。
究竟为何会有两部“唐书”呢?主要是由于新旧唐书的编撰年代不同,目的不同,且二者各有优缺点,只有结合来看才能保证唐史的完整和准确。
二十四史,是古代历朝历代编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记载了从上古黄帝时期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史实,是我国古代最重要、最官方的史学资料。
但是有意思的是记载唐朝历史的史书竟然有两部,即《旧唐书》和《新唐书》,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旧唐书》虽然署名为后晋刘昫等人编撰,在开运二年(945年)编修完成。《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后晋只有十二年,而《旧唐书》仅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仓促完成编撰,这也导致其体例、剪裁、文***不够完善。而且由于大量照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导致《旧唐书》中充斥着许多诸如“大唐”、“本朝”、“今上”等不准确的字样。此外,唐朝中后期长期混乱,导致《武宗实录》大部分丢失,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宗五代皇帝更是直接没有留下实录,故不得不参考见闻和***。可想而知,《旧唐书》中关于唐武宗以后的晚唐历史有多么不准确。
中国古代一直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传统,以标榜自己的正统和功绩。北宋承接五代十国而来,而五代十国中由于改朝换代太过频繁,北宋统治者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然不愿意认定自己是继承五代,而是宣称自己是继承唐朝而来。如果将《旧唐书》视为官方史书,那就相当于默认了后晋是唐朝以后的正统继承者,这很明显是北宋统治者不愿看到的,因此《旧唐书》必须加以否定,再加上,当时的北宋正处于极盛的庆历年间,为了标榜自己的盛世,也需要重修前朝史书。加上《旧唐书》的种种缺点,于是宋仁宗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由宋祁、欧阳修、曾公亮、吕夏卿等人于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合撰完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描述唐朝历史的唐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描述唐朝历史的唐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