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刺杀皇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刺杀皇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也先被谁灭?
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别称:额森,?-1455年?),蒙古族,绰罗斯·脱欢之子,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 也先继承了瓦剌首领之位后,开始向东发展。他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并以明朝拒绝贸易之名进攻明朝。
他在土木堡之战中,打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北京,后围攻不成,退回蒙古,并释回明英宗。
他击败岱总汗脱脱不花后僭称“大元田盛大可汗”,后被其部下暗杀。
明朝是被李自成所灭,然后他建立了“大顺”政权。公元1629年,李自成发动兵变起义,而后成为了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
在荥阳大会时,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继续带兵征战。由于灾荒严重,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百姓的支持,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兵向北京发起攻击,明军一路溃败,不久便攻克北京,大明王朝灭亡。
明末三大案是?
梃击案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一场有关太子朱常洛被刺杀的政治事件。当时,万历帝的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郑贵妃生子朱常洵。开始,因郑贵妃得宠,万历帝想违背“立嗣立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臣和东林党的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后来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皇帝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死。又在宫中密杀了庞保、刘成二太监,以了此案。张差梃击案背后主使是不是郑贵妃并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而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梃击案遂成为明末三大疑案之一。
红丸案,为“明末三大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多。泰昌帝继承皇位整一个月。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移宫案,为明末三大案之一。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不到一个月后,光宗死于红丸案,立熹宗为帝。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当时,郑贵妃、李选侍、魏忠贤来往甚密。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此***史称“移宫案”。此案议论颇多,后来成为派系斗争的代名词。其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并称“晚明三大疑案”。
第一个是梃击案。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太子朱常洛被刺杀案件。
第二个是1620年的红丸案。泰昌帝病重有人进献红丸。自称仙丹。当天泰昌帝死去。
第三个是1620年泰昌帝死去以后太监魏忠贤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朝政。逼迫后宫搬出宫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刺杀皇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刺杀皇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