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唐朝军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唐朝军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军队军力如何?大唐军威为何能横扫亚洲?
01
不过唐朝一向注重兵不在多在于精的思想。
西域都护府管辖那么大的领土面积,也不过两万来人的总兵力。但是就是这两万人,不仅把西域与周围几十个小国管理的服服帖帖的。还常常能分出兵力进攻***帝国。
02
愿因在于这两万人训练有素,兵强马壮。武器装备极其精良。
最后还是由于唐帝国衰落,***帝国联合周围的小国出动25万的兵力,包围了这两万人。再加上这两万人中的西域人叛乱,里应外合,才消灭了这支军队
唐代的开国是以杀伐武功定天下的,因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比如李勣、李靖、秦琼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名将。而在解决完内部矛盾后,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开疆拓土。
03
这一时期的唐军,那真的是打的天边饮马所向无敌,李靖敢带着几千人去收拾突厥王庭,苏烈、程知节等人在安西都护也都是几千打几万甚至十万的主。而在东线,广为流传的跨海征东不是杜撰,著名的白江口之战,刘仁轨一介文人,带着一万七千唐军残部愣是把四万日本海军赶到海里喂鱼。唐军战斗力,恐怖如斯!
唐盛时疆域图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终唐之世对于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丧失。在东北由于新罗的崛起,安东都护府早已撤回辽河以西,同时契丹、奚等部族成为大患。西南方面吐蕃和南诏亦在中唐之后令唐***蒙受重大损失。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科技 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外交 唐朝***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友好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文化上,开创了辉煌的唐诗,散文,则有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另外,唐的传奇小说也是非常杰出的。 总之,唐是中国一个全面繁荣昌盛的时代,各个方面都达到极高的程度,以后各代虽然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唐,但在整体上,都远不及***的辉煌!
盛唐军力当时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开放包容,国力经过贞观之治到武则天时代承前启后。到唐玄宗时代的***盛世国力达到巅峰,盛唐时兵猛器锋,以唐刀,陌刀,仪刀和***为主的兵骑组合达到完美。在当时的世界上不说横扫亚洲就是在世界上国力对决有独孤求败的心情。当时的盛唐和现在的美国一样是各方面都是No1。真的是万邦来朝。当时有句话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已是我的。现在的日本人提起盛唐除了顶礼膜拜还是顶礼膜拜。盛唐在当时的经济,文化,科技,音乐,绘画,诗赋等等都是世界学习的榜样,世界各国都来朝拜长安留学。当时欧州最大城市人口十万。长安城达到人口百万是世界的中心。
1.全员配弓。唐军一军编制为 12500 人时,装备“弓一万二千五百张,弦三万七千五百条,箭三十七万五千支”圈,兵士“人具弓一,矢三十” 诗人[_a***_]在 《 兵车行 》 开头就写道:“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军每一位士兵都带有弓箭。战斗刚开始时,可以集体先射一波箭雨,先发制人,给敌人造成一定的伤亡,挫败敌人的锐气,第一排士兵和敌人接触后,后面的士兵还可以继续射,伤亡敌军。在古代战争中,弓箭造成的死亡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唐军做到了给每一位士兵配一张弓。相当于二战时给每个士兵配把AK47,火力强大。
2.唐军装备重甲,防护好,减少受伤和死亡。就像现在的盾牌,防弹衣,头盔一样,保命的。
3.大量战斗力强的骑兵,重骑兵,轻骑兵,弓骑兵,具装骑兵。
4.陌刀。陌刀的刀刃长为1米,柄长为1.3米,总长2.3米,柄下还会装一个铁钻,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士兵使用,重量大约在20斤左右。手持陌刀的士兵都身披重甲,层层防护。战场上一刀砍下去,敌军人马俱碎!给敌人造成强大的震撼力,吓得敌人哭爹喊娘,令人胆寒。
5.兵力。唐军有几十万的军力,且装备齐全,大量装备昂贵的唐横刀,各种武器充足。能这样养的起如此庞大的军队,除了唐朝没有几个朝代是有这种魄力的!
唐朝有没有常备军?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兵力约有3万,建立了大将军府,李渊任大将军,置左、中、右三军。长子李建成任左领大都督,次子李世民为右领大都督,四子李元吉为中军大都督,留守太原。
公元618年进军长安,建立唐王朝,总兵力迅速增至20多万人。李渊开始实行府兵制度,始置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将军领之。分关中为十二道,上述12道共领20多万府兵。
唐太宗贞观十年,更军府为折冲府,更统领军府的军官为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在全国10道共设置折冲府634个,其中关中261个。
唐代的中央禁卫军,由两部分军队组成:一部分是南衙16卫的府兵,是各个折冲府派兵轮流守卫京师;另一部分是北衙禁军。,这是***直接掌握的核心武装,后来变为禁军,最后改名神策军,这算是真正的常备武装。
唐朝时期海军有哪些?
感谢悟空邀请:唐初海军规模巨大,装备也很先进。为适应作战需要,唐初海军所配备的舰船按其用途分为若干类型。据杜佑《通典兵十三水平及水战具附》记载,当时军用舰船有六种类型: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和海鹘。
1、楼船。早在西汉就有楼船将军,到隋初,杨素所造楼船可谓大矣, “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唐代的楼船,杜佑说:“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墻、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忽遇暴风,人力莫能制,此亦非便于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成形势。”楼船乃当时海军装备中最主要的作战舰船,武器配备齐全。
2、艨艟。杜佑说:“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攻。此不用大船,务于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船》则说:“狭而长曰艨艟,以冲突敌船也。”这表明艨艟***用封闭型结构,外配装甲(生牛皮),造型小巧灵活,速度快,当主要用于突袭、侦察、通讯联络。
3、斗舰。杜佑说:“斗舰,船上设女墻,可高三尺,墻下开掣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墻齐,棚上又建女墻,重列战敌,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此战船也。”斗舰是梯级复式结构,水兵可以梯级排列迎敌,划船者则隐蔽于船内,通过棹孔划船,是当时海军主要的作战船只。
4、走舸。杜佑说:“走舸,舷上立女墻,置棹夫多,战卒少,皆选勇力精锐者,往返如飞鸥,乘人之不及,金鼓、旗帜列之于上,此战船也。”走舸速度快,当主要用于突袭和冲击,是海上进攻的利器。
5、游艇。杜佑说:“游艇,无女墻,舷上置桨床,左右随大小长短,四尺一床,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风,虞候居之,非战船也。”这表明游艇主要用于指挥调度和军事侦察,机动性很强,造型一般不大。
6、海鹘。杜佑说:“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版(板),形如鹘翅翼,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覆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此江海之中战船也。”海鹘所配备的浮板是一种特殊的平衡装置,可使舰船在遇到大风浪时保持平稳,有此装置就可大大增强舰船的抗风浪性能,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在江河或海上作战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杜佑是唐中叶宰相之一,距唐初不远,他所记海军舰船当与唐初相当,由此可见当年东征百济的唐朝海军所装备的舰船的大致情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唐朝军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唐朝军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