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将军蓝玉简介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将军蓝玉简介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大将蓝玉,被朱元璋杀了,诛九族了没有?
蓝玉案牵连很大,蓝玉不可能被诛九族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外甥女是太子朱标的正妃,女儿是蜀王朱椿王妃,如果要诛九族,那么连***都跑不掉,顶多只是诛杀了血亲,旁系的未受到牵连。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
朱元璋杀蓝玉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早死。
蓝玉是朱元璋留给儿子朱标用的人,蓝玉在朱元璋开国的将领排行中属于小字辈,年龄、资历都适合朱标登基后使用,朱元璋虽然杀掉了一堆开国功臣,但他也清楚,要想国家稳固,必要的武力还是要保存的,蓝玉就是要保存下来的一把刀。
蓝玉本人也清楚,所以他除了忠于朱元璋,还要忠于朱标,如果蓝玉活着,朱标登基后根本就不用担心几个弟弟是否会造反,蓝玉会帮助他威慑着几个兄弟,什么燕王之流再能打遇上蓝玉也抓瞎。
可惜的就是朱标突然病死了,朱元璋必须重新考虑继承人以及后来的事,他选择了孙子继位而不是儿子继位,如果是儿子继位,估计不用担心蓝玉,几个撒在边疆的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也有办法安抚拉拢蓝玉,但朱元璋选择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对蓝玉无恩,而且年纪太小,无法驾驭蓝玉这样桀骜的武将,所以只好把蓝玉除掉。
所以,朱标不死,蓝玉不死,即使死也是留给朱标去处理,蓝玉不死,朱棣就没有造反的机会,朱标的死不光是促成了蓝玉案,也给朱棣留下了遐想。
明朝蓝玉案始末?
篮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
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朱元璋对他的行为也是忍了又忍,但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从蓝玉***元祖的老婆,到命士兵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这两件事已经使朱元璋非常恼火。他把梁国公的梁字改为凉字,蓝玉虽已意识到朱元璋的不满,但是以他的个性是不干点大事是不会甘心的。蓝玉任然我行我素,竟然还把手伸到了兵权上,命自己的亲信为官员,来增长自己的军事。朱元璋对他的其他行为百般忍让,但是如果触及到兵权和统治方面的,那谁也是不会做出半点让步的。
面对蓝玉如此嚣张的行为,朱元璋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这个人了。没过多久,蓝玉又做出了一件令人十分吃惊的事情,朱元璋考虑蓝玉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封他为太傅,但是蓝玉并不满意,他竟然在众多人面前大叫,称自己功劳之大为何不能封太师。
朱元璋听到后再也无法容忍,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告发蓝玉,,并在他的府内搜出了近万把武士刀,朱元璋很快就下令逮捕蓝玉,以“谋反罪”将其处死,抄家产,诛三族。这就是蓝玉案始末。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当时称之为“蓝党”。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将军蓝玉简介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将军蓝玉简介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