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清朝长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和清代哪个早?
  2.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明朝领土比清朝广阔?
  3. 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4. 清朝和明朝对比,哪些地方是进步了,哪些地方退步了?

明代清代哪个早?

当然是明代早。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明朝领土比清朝广阔?

明朝1200万平方公里。明朝记载中有一支北山女真他们的活动范围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外兴安岭以北,北山女真不同于海西、野人、建州这些明朝比较了解的部族,只知道,他们很是会养鹿,进贡鹿制品。北山女真资料不知道什么目的,被满清毁损严重。我们再来看,康熙与俄国谈判,想以勒拿河为界,那么勒拿河在什么地方?一目了解。

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国土面积是清朝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的国土都达不到。认为明朝国土大于清朝的人,是历史知识的惊人无知,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是大汉民族主义在作怪,根本不懂得汉族南宋以后的屈辱历史。是一群妄自尊大糊涂虫。

首先,不要乱用"领土"这个词,这个词语是特定用于加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包括领陆,领海,领空和领陆,领水之下的底土,中国古代根本不存在"领土"。所以,可以将"领土"一词换成"疆域"。

古代王朝的疆域,是按照实际控制计算而不是按照影响力所及的部分计算。所谓实际控制,在古代便指:一个政权在某个地方进行长期稳定且有效的税收,驻军,实行中央委派官员管理的活动。依照这个标准,明朝确实的疆域可以说是非常小,大概只比宋朝稍大一些。

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疆域最大的时期是永乐皇帝时期。彼时,明朝北部边境在长城以北一百多公里的地方,东北部则控制着女真,蒙古部落(并没有税收权,驻军权等,姑且算上);南部短暂兼并了安南,西部接西藏(并没有实际控制),这全部加起来(前文括号中部分都是水分所在),根据统计,一共是9***万平方千米。但这个面积保存了不到三十年,在后续将近二百年中,明朝始终控制的土地只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也就是两京十三省。

而清朝则不同。清朝的领土是不断扩大的,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其最大疆域维持了一百余年,即1300万平方千米。尤其在蒙古地区,清朝更是做到了实际控制,将蒙古地区设置盟旗,使得蒙古从游牧变成在固定牧场放牧,将蒙古地区的牧民纳入齐民编户,缴纳赋税。其他地区也是大同小异,也就是说,清朝对于所有区域都做到了实际的控制。

因此,清朝的疆域大于明朝,这是毫无疑问的。最后,看到有答案说清朝的领土仅限于剃发易服区,且不说蒙古地区也剃发易服,清朝皇帝当时本身就是以四个身份进行统治的,即满洲领袖,蒙古大汗,***藏传佛教的大施主和中原的皇帝,日本学者将之称为东颜与西颜,正是因为这些身份,清朝皇帝才得以真正控制如此广阔的区域。当然,作为"正统性"最强的"清朝皇帝"这一称号,是他们最主要的身份。

以上。

这个问题分两部分看,1:明朝鼎盛时期控制的国土面积确实没螨清鼎盛时期的大!但版图面积也达到了1200万平方公里!2:有些人说的明朝领土超过螨清时期、可能是把明朝一百多个附属国的面积都算上了,如果这样算那螨清的确没明朝的国土面积大!

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社会矛盾严重恶化,唐朝有安史之乱,明朝东厂,西厂,官与官之间争斗严重,袁崇焕与皇室之争,使内部矛盾更加恶化,√一清朝后期内忧㚈患,内有太平天国,外有八国联军,都是社会矛盾恶化,造成失去民心,而终失去政策,当权者都以皇权至上,压迫管理统治百姓,使百姓不得安宁,百姓没有当家作主的权力,肯定要走向灭亡。

唐朝先后存在了289年,明朝存在了276年,清朝存在了268年,都没有超过300年,而存在的时间在长短上面又非常接近。因此,就有人猜测,是不是存在着一种关于中国古代王朝存在时间长短的规律。或者又存在着几种中国古代王朝盛衰的模型。

小编觉得,这样的规律是不存在的。因为纵观中国历史,300年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砍儿,汉朝和宋朝都超过了300年,秦隋只有几十年,晋朝只有一百多年,元朝还不到一百年,而且每个朝代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所以不存在这样一个周期律,或者存在某种数学意义上的王朝兴衰和更替模型。即便是某个或者某几个朝代之间存在那样的情况,也多是巧合

不过,有一点必须承认的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还是有相似性的,所以,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虽然没有时间上的规律,但是在基本逻辑和历史演变上面还是比较像的。

比如,中国古代的土地问题,但凡没有很好的解决土地问题的王朝,其王朝存续的时间内,都会不断的爆发农民起义,比如号称“不立田制”的宋朝。但是因为宋朝的贸易和商业发达,所以宋朝的老百姓实际上过得不苦。因此,宋朝存在的时间也就相对长了些。但是如果把土地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的,比如实行“一条鞭法”的明朝,实行“摊丁入亩”的清朝,存在的时间都比较长。

中国古代因为王朝更替不止一次,所以,普通老百姓对于王朝更替有了更多[_a***_]的认知,一旦皇权出现问题,许多人就会揭竿而起,这一点与日本不太一样。不要说到两百年,就是一百年的时候,一般的王朝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危机,就看统治者怎么化解,化解好的像明朝可以持续近三百年,化解不好的,比如像元朝,持续只有89年。

因此,小编认为,中国古代不存在这样一个王朝之间更迭的时间长短的规律可循。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中央集权的国家,基本到100年的时候,阶级就会完全固化,上下通道会有,但是从下到上可谓难如登天,所以处在“下”的精英越来越多,处在“上”的废物越来越多,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这种地位与财富不平等带来的矛盾到达一个临界值,就会出现改朝换代。

这是"历史周期率"使然!事实证明,历史上任何强大的王朝都不会逃过这一历史规律。

所谓历史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那么,为什么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唐朝、明朝、清朝为什么都不超过300年?

首先,唐、明、清三个朝代都强大至极,但是,都没有摆脱300年的周期率。

唐朝,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开始,到公元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第十夺取唐***为止,期间,唐朝共计存在289年。距离300相差11年。

明朝自1368年朱元章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代皇帝自缢而亡至。期间也只有276年的历史。距离300年相差24年。期间,有众所周知的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等重大历史事件

清王朝的国运时间是这样的:明朝灭亡后,清朝还没有统一中国,也就是1644年也不是清朝立国的时间点。就算从清王朝的先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也就是从1616年算起,至1912年宣统溥仪下诏退位为止,也只有296年的历史,距离300年只差4年。

其次,唐、明、清三个朝代开局都有盛世,但是,盛极必衰,终究都逐渐走向没落。

清朝和明朝对比,哪些地方是进步了,哪些地方退步了?

乾隆嘉庆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与此同时,英、美、法等国正逐渐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清朝***鉴于国内人民与外国人交往日益频繁,担心交往的扩大会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威胁,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方面限制中国人出洋贸易和居住,严格控制出洋船只的大小与装载货物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水手和客商的人数,一方面还规定了严格的往返期限。中外贸易活动只限于广州一个口岸通商,外商的贸易及其他事务的交涉,都必须和清***特许的行商进行,不得和官府与民众直接交往,外商在华必须住在城外指定的商馆,不得擅自出入城,对外贸易的品种和数量也有相应的严格限制。***战争以后,列国打破了中国的国门,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取消。

中国明清两代对文武官吏定期进行考绩的制度。京察在中央官员中进行,六年一次;大计随地方官员朝蘭进行,三年一次。四品官以上由本人自陈,由皇帝裁定;五品以下具册奏请。

京察大计特别卓异的,不次提升;不合格的,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八法,分别予以革职、冠带闲住、致仕、改调等处置。清***察则发展为“四格八法”之制。四格是才、守、政、年四项标准,才分长平短,守分廉平贪,政分勤平怠,年分青中老,综合四格决定官员的加级、升职、留任、降调。

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经济发展很快。到雍正帝儿子清高宗弘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时候,已经可以称得上国富民强了。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在这个时期都达到了鼎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比清朝长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清朝 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