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50字

kodinid 2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时中国人的处女情结严重吗?

明朝时中国人的处女情结严重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问的就有争议,哪个朝代中国人的处女情节不严重?即便是开放的当下恐怕也有很多的处女情结者吧!

不过明代的女人的确在道德贞操这方面做的最好,甚至超过了宋代宣扬贞洁大于性命,女子要听从丈夫的话,即便逆来顺受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明朝还在皇室和民间大肆推广《女诫》旨在教导女性对男人三从四德、忠贞不二,如果背叛丈夫不仅仅是道德谴责还有法律制裁,地方上、家族里也有形形***的规矩压制女性,像电视剧里的浸猪笼、上火架也并非空穴来风。

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50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此可见,在明朝当妇女的确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有很多妇女贞洁案例咱们今天看来很奇葩,在当时却是时代主流文化举个例子,就比如在路上遇到个陌生男子言语轻薄一个女子,这个女人居然就要上吊***。再比如女子被陌生男子摸了手,如果未嫁人就要跟他,如果嫁人了就要割掉被摸的手。在当时诸如此类这些奇葩的现象真是屡见不鲜,一方面说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于人性高度的压抑。

其实那时候也没有处女情结这个词,如果在新婚之夜不是纯洁之躯才不可思议呢。男人就会认为自己尊严不保,女子也会受到更加残酷的下场。

(我是纳兰轩若,欢迎互动交流)

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50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们处女情结是夸他们了。

当时对女子的贞洁要求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看看《列女传》就知道了唐宋的时候列女传也就五十来个人,到了明朝飙升到了一万多。

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50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看这些记载就知道了,这都是什么样的女子啊。

一个女子还没过门丈夫就死了,她爸爸竟然将他活活饿死,只为了一块贞节牌坊。

一个女子年纪轻轻丈夫死了,她发誓要一辈子不出门,结果家里着火了,她竟然坚守诺言,竟然楼下不下,抱着自己三岁的女儿一起被活活烧死。

还有一个女子过城门的时候,被守城的士卒看到长得漂亮,说了两句不得体的话,这女子竟然回去活活绝食而死。

还有一个女子家里来了强盗,强盗摸了一下她左手,她一口把左手上的那块肉咬下来,摸了一下她右手,她又是一口咬下来,说你们玷污了我的手。

明朝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走向顶峰的开始,同样,程朱理学等封建礼教也被推崇到了极致。所以,明朝是非常讲究贞洁观的,《列女传》中记载的忠孝节烈之女的事迹大量增加,就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据《明史·列女传一》记载:“杨氏,桐城吴仲淇妻。仲淇卒,家贫,舅欲更嫁之。杨曰:‘即饥死,必与舅姑俱。’舅不能夺”。这里头体现出了贞洁观对杨氏的思想约束,导致其宁死不愿改嫁。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舅欲更嫁之”这句话没,这句话其实说明,在当时二婚是有市场的,如果明朝***都有处女情结,寡妇根本嫁不出去,他舅舅又怎么会让其改嫁呢?

这个例子其实告诉我们一个关键信息点,所谓的贞洁观主要是对女性的束缚,是让她们自身做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并不代表明朝的男人都有很严重的处女情结。再来看《明史·列女传二》的一段记载:“襄为鄞诸生,早卒。妇年三十,无子,家贫,力

女红养姑。有慕其姿者,遣媒白姑。”看到了吧,在明朝,有不少男人并不在意什么处女不处女,反而会派媒人向寡妇求婚。

其实我们看过《列女传》后,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主动守节的往往是女性自身,而并不是男性的强制,相反,很多烈女的亲属会安排让她们再嫁。所以,明朝的男性一方面通过礼制来对女性进行思想上的束缚,要求她们守节,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却对贞洁看的并不是那么严重,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来灵活解读。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明朝名妓陈圆圆就做了吴三桂的妾,董小宛做了冒辟疆的妾,柳如是更是嫁给了最重礼制的东林党魁钱谦益,成为侧室。明朝成化年间有位***花大盗桑冲,作案十余年,先后有182名良家妇女被其***,但这些女性守节的方式并不是自尽,而是不敢声张,这也让桑冲行淫10年无所顾忌。

纵观大明一朝,虽是汉人做了皇帝,但明朝却不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朝代。

自打(程颢、程颐)两兄弟于北宋年间开创了“程氏理学”以来,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到了南宋朱熹之时,又将这门理学之说发扬光大,后人称之“程朱理学”。这套所谓的理学,若说是一套教善女子的典籍,不如说是一套“以理***”的文化糟粕!

不论是先秦、五代、还是隋唐,女子的地位虽然相对不如男子(唐朝很长一段时间,女子地位甚至超越男子)。但是针对女性十分贞洁,是否是处子之身,丧偶寡妇是否可以改嫁,虽然也有苛求之处,但并不是十分苛刻。女子丧偶只要自己和婆家允许,随便可以再嫁他人。那些青楼女子若是被有情人相中,或自己赎身或他人赎身,虽然贞洁不再,但一样可以嫁作他人,成为主母或侧室。

但自打“程朱理学”问世以后,针对女性的贞洁问题看得就越发严重,不论是程颐还是朱熹都曾大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人看女子贞操看做比生命还要重要。一个失去贞操的女人,宁可饿死家中,也不能再嫁他人。这些话不说则可,一旦说出,先是士大夫阶层认同,而后连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泥腿子也纷纷效仿。弄得丧偶后的寡妇没人敢要,因为朱熹大放厥词“不但寡妇再嫁属于失贞,男子娶寡妇也同属有辱***。”多***的逻辑,朱熹让别人这样做,他自己却跟儿媳扒灰。

元朝之时,蒙古人入主中原做了皇帝,但依旧没有废除这套逻辑,因为蒙古人根本就不懂这些,也不管这些,***的事情,***自己处理就是了。蒙古人才没有这么多闲心思去管这些***纲常的事情。

待得洪武皇帝朱元璋开300年大明基业,这套糟粕竟然又被那些清流人士拿了出来。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有身份,也曾说自己是朱熹后人。这下可好,既然皇帝的祖宗是朱熹,那么这套“程朱理学”一定要发扬光大。

那些达官贵人,王族豪门一个个家趁三妻四妾,不惜大把银子买青楼女,并且在家中豢养婢女家妓不计其数,明朝所谓的肱股之臣张居正死后在其家中就曾查处养有家妓14人。张居正也算个清廉人物,其家中尚有14家妓,那些不清廉的真就没法说了。

虽如此,可那些登徒子们、书呆子们、贩夫走卒们因为受了蛊惑,把处女情结看的比生命还重。新婚之夜,若无“落红”,那么这个女子的命运便可想而知,或直接休回娘家,或打死、或溺死、或勒死、或吊死......总之不会有个好。就算不弄死也不休回娘家,以后在婆家的地位,比个奴仆强不到哪去。粗活累活脏活你就每日每夜的干吧,累不死你就熬着,熬不住你就去死。回到娘家,也会让娘家蒙羞,一辈子抬不起头。可怜那些天生不能落红或受伤之人,就因为一个“落红”之说,丧了卿卿性命的不在少数。

明末杂录《忧集录》中曾有几则关于女子初夜未能“落红”的故事。最终这几个女子没有一个好下场,不是被处以私刑折磨而死,就是被浸入水塘,要么就是被挑断脚筋与猪狗关在一处。若这套书记录是真事的话,那么这种糟粕文化令明朝男子们中毒太深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妇女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女子 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