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对明朝历史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对明朝历史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是日本的什么时期?
十四世纪中期,日本当时还处于室町幕府的时期,不过当时已经进去了南北朝的时代,在1392年,南朝的***向北朝的小松***进行了让国仪式,并且授予神器,使得日本获得了两朝的统一,但是没过多久以后,日本就进入了长达100年的战国时代,这时有些军队打了败仗在国内生存不下去了,就跑到国沿海地区烧杀抢虐,它们就是我们常说的倭寇,而戚继光灭倭寇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室町幕府当时也是名存实亡,后来被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
明朝灭亡对日本的影响?
1.人口增加。清朝为巩固初期政权,为命明遗民屈服,对关内明遗民进行残酷统治,大兴文字狱便是其手段之一,迫使明遗民迁居异国,南走南洋,东走日本,出现了避难海外的又一次浪潮。
2.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在明遗民中一名叫朱舜水带去的儒学成为日本思想界最大的影响,他在日本着文讲学,言传身教,传播爱国尊王务实重礼思想,他还提倡修史,德川光国受其影响,命人修《大日本史》,朱舜水的思想影响深远,逐渐成为日本近代儒学渊源。
日本是怎么记录当时的明朝的?
日本的史书没有中国那么完备,而明朝内容又算作是外国史,所以日本记录明朝的有关内容分散在商旅、僧人的见闻中。比如日本僧人瑞溪周凤写的《善邻国宝记》就是最早的写明、日关系的著作,此外还有《日本外史》等。
那么日本究竟是怎么记录明朝的呢?我摘几个有意思的片段:
朱元璋第一次派使臣前往日本时,日本的***征西大将军良怀还不知道中国已经改朝换代,而明朝这边也误以为良怀就是日本国王(实际上他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皇族成员)
日本史书对明朝的记载也有很多错漏,比如《卧云日件录拔尤》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蒙古古部人也”。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日本的史书也是搞不清楚具体情况,记载说“景泰帝,见在位,猎于胡国,为彼所擒”(实际上被俘的是景泰帝他哥明英宗)。
《善邻国宝记》《大乘院寺社杂事记》都记载了明朝十分繁荣富足,虽然日本此时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但各地大名却很热衷于向明朝朝贡(实质上是赚取丰厚的回报)。日本幕府也多次“奏讨”(要钱要物),如1451年向明朝要2个千斤大香炉,还有各式小香炉;1454年索要各类科技和文学书籍;1469年借口国内大乱土瘠民贫,要求明朝直接给铜钱;1478年,提出国库空虚,请明朝给10万贯铜钱。
进入万历朝后,明朝国力衰弱这一事实也被日本的留学生、僧侣带回了国内,日本的史书也从原本的羡慕态度发生了改变,《蔗轩日录》就记载说:明朝同其它国家一样,出现了社会问题,百姓生活艰难,甚至还不如倭民。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亡于日本?
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个观点是认为万历朝鲜战争,对明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1、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朝鲜之役前后两次,历时七年之久。明朝共计投入12万人入朝参战(第一次4万,第二次8万),调集了宣大、辽东、浙兵等主力部队参战。这些部队,每一支都是明朝军队的精华。而此战,明朝军队伤亡在3-6万之间。这样的损耗,其实是相当惨重的。
除了军队的损失,财政损失同样巨大!据《王德完传》记载:“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
由此可见,万历三大征在短短八年间,就让国家付出了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的军费。其中仅朝鲜之役,开支就达七百八十万两之巨,占了绝大部分。
而明朝的税赋制度是不健全的,因此每年国库的流银本就没多少剩余,要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战事,本就相当困难。一下子支出如此巨大,极大的扩大了明朝的财政赤字,这对明朝的财政打击很巨大。
因此,此战可以说是,为日后明朝末年的财政恶化埋下了深刻的一笔!
***说了,内因起主要作用。明王朝之所以亡,一是历史惯性,二是时运不济。封建农耕王朝先天性不具有持久性,人口越多,土地兼并越严重,最终***。***之后王朝组织能力就跟不上了,对内无法镇压内乱,对外无法抵挡入侵。第二则是明朝末年天灾太多,小冰河时期。
只能说是因素之一,却不是决定性因素。持有这个看法的一定是认为发生于1592年到1598年之间的万历朝鲜之役对明朝在东北方面的格局影响太大,消耗了明朝在东北方向的军力,以至于只能坐视当时的后金崛起,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万历朝鲜战争的经过。公元1592年日本实际掌控者,太政大臣丰成秀吉调动20万人的部队渡海侵略朝鲜,战事于同年4月正式打响。当时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朝鲜受敌,大明自然要出兵。于是在朝日战争爆发后,明朝集结四万辽东军支援朝鲜(包括刚刚北上不久的三千戚家军,而也正是这三千人,可以说决定了整场战争的结局)。
万历朝鲜战役一共打了两次,明朝前后投入是12万兵力,历时七年最终以中朝胜利告终,而丰臣秀吉***也因此彻底被打垮而走入灭亡。但是明朝来说影响同样无疑是巨大的,大明辽东精锐仅此两战损了一半左右,中朝两国的伤亡是远远超过日本的。也是趁这个间隙,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开始大势扩张,并且整合蒙古诸部,面对后院着火,大明不是不管,是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去管了。
所以很显然这事一场努尔哈赤和大明赛跑的战争,如果大明能够迅速从万历朝鲜之役中抽身出来,那么自然有能力去扼制不断膨胀的后金,可惜战国后期的日本战力同样是东亚巅峰之态,最终事实证明还是让努尔哈赤跑赢了。
所以说大明亡于日本,并不能讲是错的,没有万历朝鲜之役后金绝对起不来。但是明朝的灭亡是一个多种因素结合的体制,日本的作用至关重要,并不是决定性的。以明朝当时的能力同时对抗后金和日本问题并不大,但是在种种因素下,最终还是失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对明朝历史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对明朝历史记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