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纯之后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李纯之后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后唐朝历代皇帝顺序?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唐末节度使,因功赐国姓)李克用(后唐太祖)建立的,传亲子(后唐庄宗)李存勖。
李存勖因伶人之乱而亡,由义兄,(后唐明宗)李嗣源继承,李嗣源病死后传第三子(唐闵帝)李从厚,李从厚被义兄(唐末帝)李从珂干掉了,李从珂最后就是被鼎鼎大名的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联合契丹人灭掉了。后唐二世四帝,总存了14年。
唐德宗之后是谁继位?
~1唐德宗之后的皇帝李诵为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小时候被封为宣城郡王,后来被李适立为太子,唐德宗去世之后,他继位,为唐顺宗。但是没过多久,他就退位,让他的儿子李纯上任,自称为太上皇。806年去世,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为顺宗。
唐德宗李适之后的皇帝是唐顺宗李诵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李诵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唐顺宗之后是谁继位?
继任: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淳,后改名纯,史称“中兴之主",唐顺宗李诵长子,唐德宗李适的孙子。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被宦官谋杀的唐宪宗李纯,为何能够与唐太宗李世民齐名?
被宦官谋杀的唐宪宗李纯,之所以能同唐太宗李世民齐名,是因为朝庭处于飘零之中,唐宪完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励精图治,重用良臣,对元和削藩狠而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力挽狂澜,没让朝庭衰落,反而呈中兴之势,确实不一般!
在唐玄宗执政时,晚年的唐明皇纵于酒色,又喜梨园。特别是经历了安史之乱,朝庭空虚得只剩个空空的外壳。虽然安史之乱跨时长,但最终还是平息了,但是给朝庭和百姓带来了灾难是严重的!
坐上了皇位的李纯,学先祖贞观之治,效仿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以挽朝庭将倾之势!
一,重用贤臣为相,力推制度改革。
二,力推削藩,巩固朝庭地位!
三,减租降赋,鼓励百姓耕种,安居乐业!
正是这些措施一一落实,在军事上又巩固朝庭政权,国力显著得到了提升,老百姓又乐业安居,四海升平,整个朝庭呈中兴之势。这对于刚刚经历安史之乱的朝庭来说,非常的不容易!
对于坐上了龙椅的唐宪宗,在千疮百孔的朝庭面前能取得这样的政绩相当不容易!这对于渴望太平生活的老百姓来说,非常的满足的!
所以,取得了唐室中兴的宪宗李纯,在唐朝史上有浓重的一席之位很正常!
元和中兴,不是吹的哦。宪宗李纯在位15年,文治武功确实成绩非凡,对于当时风雨飘摇的大唐王朝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为***延续了近100年的香火。
我们来看看他与太宗的相似之处:
一、削平藩镇 统一全国
自唐中期以来,地方藩镇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 赋税也不入中央,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顺从。事后追认,而不能更改。
宪宗继位后刚明果断,能用忠谋。力图削平藩镇割据,恢复唐朝的统一。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先后平定了四川节使度刘辟、江南李琦的叛变,整顿了江淮财赋,招降了河北强大的藩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任用了名将李愬,全力消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使其他藩镇相继降服,归顺朝廷。结束了自肃宗以来,各地藩镇专横跋扈,各自任免官吏,对朝廷不供贡赋的局面,全国出现了暂短的统一。
二、政通人和 奋发图强
宪宗即位后,急于渴求帮助他治国平天下的贤才,而不喜欢奇珍异兽,更不喜欢以此来博取他欢心的佞臣。
宪宗一朝,十分注意选拔和任用宰相。在他当太子时就留心这个问题。上台后。经常和群臣一起讨论历代择用宰相的利弊得失。选择了象杜黄裳、裴度、李绛 、 崔群等一大批正直且有经国大略的名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纯之后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纯之后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