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剧唐朝灭高句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剧唐朝灭高句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太宗亲率六万铁骑大破高丽十五万大军是哪部电影?
电影《安市城》片段,故事改编自唐朝中国历史,讲述了唐朝东征高句丽,公元654年唐朝军队进攻安市城的事件。影片中城主杨万春带领全城将士死守城池88天,最终的结果是高句丽惨败。
高句丽和韩国关系?
高句丽和韩国并没有太大关系
古代高句丽是一个王国,大体盘踞今天朝鲜半岛北方,后被大唐消灭。
高句丽灭亡,人民基本都内迁到***内部被融合。
在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其统治者是王建。
高丽的民族和高句丽是不同的。高丽是以新罗人为主。而高句丽人主要是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没有一个是来自于朝鲜半岛的土著。
而高丽的主题是新罗人,新罗人也是今天韩国人的祖先。新罗是由朝鲜半岛中南部五十二个部落联盟及二十九个小国,实力弱小,直到隋朝才被中原王朝所知。
但新罗人和高句丽没什么关系。
高句丽灭亡时,只有很少数高句丽人进入新罗,被新罗人融合。
就比如部分匈奴人进入长城内,溶于***,你能说***变成了匈奴人吗?没这种道理!
另外,高丽地盘是在朝鲜半岛南方,高句丽则是盘踞朝鲜半岛北方,历史上双方的活动区域根本不交叉。
高句丽跟韩国没有半点关系!
高句丽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末年。后来在公元661年的时候,被唐朝的大将徐茂公和薛仁贵,联手给灭掉。最后将高句丽所有的老百姓迁入中原,全都与我们中华民族融合了。
现在的韩国人都是新罗人的后代,古代朝鲜半岛的新罗,是位于现在韩国大同江以南。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没有攻打高句丽?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有以下几个原因:
朝鲜半岛在中原王朝看来就是化外夷民,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你看后来唐朝在唐高宗时灭掉了高句丽,也千里迢迢的派遣官员去管理了,无法有效管理不说,也没沾到什么油水,随后不久朝鲜半岛再次大乱。
南北朝时期,大的主要矛盾是北朝与南朝为争夺中国的统治权之间的矛盾,南北时常攻伐,但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形成了长期对峙局面。大家都忙着窝里斗呢,谁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理会千里之外的高句丽呢?这不吃饱了撑得吗?***告诉我们说:“人不犯我,我不***。”如果两个国家国土接壤,还可能是因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那哪些国土跟高句丽根本就不接壤的国家呢,比如北朝的西魏、后周,南朝的宋齐梁陈就更没有必要去攻打了。即便想打,也得先把当前的主要敌人干掉之后。
南北朝时期没有攻打高句丽最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内部条件:制衡
2.外部条件:高句丽的正处于再一个巅峰时期
首先咋们来看看内部情况。(下面是高句丽崛起前的版图)
北朝先是以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南朝则是刘裕的宋朝统一南方。而这两个国家都是有着统一中原的野心,北魏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国家,也积极学习中原正统的文化。我们都知道中原文化骨子里其实是有一种统一的思想的,再加上也对当时的苦寒之地看不上眼的,所以南北朝时期的大致方略就是,先统一中原,再敲打敲打这个不听话的小弟。
想法很好,可是实力不允许啊,南北朝几乎是连年的战争,大仗小仗打了无数次可就是谁也灭不了谁,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南北两朝谁想打高句丽,另外一个都是会掏出刀子来背后给你一刀的,想打高句丽就要面临着两线开战的风险,没有哪个会傻到去攻打这个正处在顶峰时期的小弟。
甚至还要容忍这个小弟继续放肆下去,最著名的莫过于北魏与高句丽的几代人联姻。
北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冯太后就曾帮献文帝求取高句丽王(长寿王)的女儿,甚至最后还被拒绝了,北魏还***脸说实在不行嫁一个宗室女过来就行。而在长寿王死后北魏孝文帝还亲自于行宫中为其举哀。之后宣武帝时期其生母文昭皇后,妻子高皇后连续两任皇后都是出自高句丽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剧唐朝灭高句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剧唐朝灭高句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