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宿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宿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明朝东厂有多么恐怖?
东厂常用的刑具有18套,什麼夹棍、脑箍、拦马棍、钉指等等都包括其内。
其中有一项刑罚叫做“杖刑”,特务关于“杖刑”的执行非常有讲究,对普通的***行刑官只说“打着问”,意思是不必太重;要求打重一些的,就说“好生打着问”;要求***打,不论死活的就说“好生着实打着问”。普通来说,只需***被抓出去,18种刑具都要受过一遍。相对于杖刑、夹棍等刑罚,厂卫不常运用的几大酷刑可就令世人毛骨悚然,在几大酷刑中,刷洗、油煎、灌毒药、站重枷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明朝18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是什么?
剥皮:每一地的土地庙都是剥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
凡贪赃六十两以上的, 用火把灼烧皮肤,直至活肉彻底附着在身体上与皮肤分离。
身体要烤到三分熟最好,***因此要承受数天惨无人道的折磨。
南明朝的定武帝朱本铉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定武帝朱本铉(公元?-1664年),明宗室,被李自成部将推立为帝,在位18年,1664年死,死因,葬处不明。 朱本铉,袭封为韩王。公元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 朱本铉政权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兵相抗衡。
公元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清军战败,郝永忠被俘杀。第二年,朱本铉死,死因不明。 南明灭亡。 朱本铉史称定武帝,又称为韩王。
朱棣一共几个儿媳?
朱棣一共3个儿媳
朱棣有三个儿子,因此朱棣有三个儿媳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登基,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明惠宗登基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明惠宗。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应天府,即皇帝位
三个儿媳。
在历史上,永乐帝朱棣只有三个儿子,是与原配嫡妻徐皇后徐妙云所出。
长媳是诚孝张皇后,在徐皇后去世后,掌管六宫事务。
三媳是赵王朱高燧的王妃。
详解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是如何反目成仇的?
简单来说,是因为帝位皇权。
朱祁镇和朱祁钰,作为明宣宗朱瞻基仅有的两位皇子,按照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兄友弟恭一辈子,就算不怎么理想,朱祁镇是兄,是皇帝,但凡他这个皇帝当得称职一点,他们也只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天家兄弟,不会发生夺门之变这种事情。
然而,朱祁镇做的很不称职。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改元正统,时年9岁的他成为明朝第一位幼主。
幼主继位,无法处理政务,朝政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宣宗朝的老臣如三杨等执行。因此,在朱祁镇只能跟着宦官玩耍读书的那几年,明朝还算安稳。
正统五年(1440年)到正统十一年(1446年),三杨和张太后相继离世,日渐长大的朱祁镇接过朝政,转手交给自己的亲信宦官王振打理,然后就有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发生在明朝全盛时期,却葬送了明朝北方的精锐,北京城一时人心惶惶,迁都之议甚嚣尘上,要不是于谦等人临危不惧,扶朱祁钰登上帝位,把朱祁镇变成了太上皇,抵御策略又很得当的话,明朝估计就得退出北方了。
击退瓦剌后,朱祁钰终于有功夫享受当皇帝的乐趣了,说心里话,他是不想把哥哥接回来的,既然都被敌军俘虏了,就在外面当个宋钦宗老死吧,还回来干什么。
谁料派去探消息的杨善等人先斩后奏,直接把朱祁镇接回来了。眼见木已成舟,朱祁钰也不能直接砍了朱祁镇吧,只能把朱祁镇安置在南宫,看管起来。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间的恩恩怨怨着实是复杂的很,牵扯了国仇家恨,并且影响了后来的宪宗皇帝朱见深和整个大明王朝的国运,霄林天试为您详细解读一番。
有这样一战说法,朱棣坏了明代宗室的基因,导致他的后代子嗣大多体弱命薄。
这种说法无法考证,但是明朝宗室成员的确普遍存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到了明宣宗朱瞻基这里,不仅38岁就草草结束了一生,子嗣还少的可怜,仅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
虽然两人有着不同的生母,但皇宫里只有两个年纪相近的小皇子,一同玩耍、一同成长,两人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更何况朱祁镇作为嫡长子,出生仅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九岁就登基,朱祁钰仅比他小一岁,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接受了,二人几乎没有矛盾。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和朱祁钰恐怕就会是明代历史上最和谐的皇帝和亲王了。
土木堡之变毫无疑问是朱祁镇的责任,年轻气盛的他经不住王振的怂恿,御驾亲征瓦剌,结果损失惨重,不但让自己身陷囹圄,也使国家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
危机之下,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力挽狂澜,在于谦等忠臣的支持下,立朱祁镇的儿子为太子,尊朱祁钰为监国,使得国家朝政有了主心骨。
但是瓦剌的太师也先,仗着有大明太子在手里,挟天子到处扣关骚扰,索要好处,闹得大明边关地区苦不堪言。在这种形势下,孙太后再次和朝臣们商议,觉得不能任由瓦剌挟持天子为人质不断骚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另立天子,把朱祁镇变成太上皇。
而朱瞻基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太子朱见深又太小,因此新天子的人选只能是朱祁钰。
但是朱祁钰在得知这一决定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辞,真心的推辞,当一个闲散的藩王其实很自在的。然而朝局危急,众大臣不停地劝谏,最终在当年九月把朱祁钰推举为皇帝,改元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宿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宿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