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济宁卫历史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济宁卫历史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有多少义子义侄?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收养义子20多个,其中比较有名为人所知的有:
沐英,定远人,父亲早逝,跟从寡母生活,8岁时母亲又亡故,成了流浪儿。 朱元璋行军打仗,遇到了他,收交马皇后抚养,成为义子。
徐司马,扬州人,9岁成为孤儿,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姓朱,小名马儿,年事稍长,在朱元璋身边服务,后出为总制,随从常遇春镇守婺州。
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
朱元璋有义子二十多个,上述之外,知道名字的还有朱文刚(柴舍)、朱文逊、金刚奴、真章等人。
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金刚奴镇守过衢州,朱文逊在太平战死。
朱元璋由于自己是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的义子,在而他也广收义子义侄,大约有二十多个,最有名的有李文忠和朱沐英,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由于父母都去世了,被朱元璋收为义子,结果在为朱元璋打天下时英勇无敌,为大明立了汗马功劳,后被朱元璋赐死,朱沐英自小流落街头,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也是战功卓著,后来由于大脚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去世,他吐血而死,还有朱勇,因为违反军纪被杀头了。
周朝分为哪几个国家?
周朝各列国可以分为几类
前代的后裔,如宋国,陈国等
被中原诸候国视为蛮夷的国家,如楚国,吴国,越国等。其中按规模来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都是春秋的大国。其他小国主要分布在这四国之间,成为大国争霸博奕的棋子。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华夏族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意即西部诸侯之长),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济宁卫历史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济宁卫历史记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