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明朝历史记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明朝历史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史官叫什么?
翰林院编修。明代的史馆和史官隶属于翰林院,史官可以通过修史入内阁。与翰林院、内阁复杂的关系,使史馆、史官的职能模糊。专 职史官有修撰、编修和检讨,有修史、记注起居、充考试官、充使臣等职能。
史馆修史讲究程序,总裁在修史活动中的作用大于 以往的宰相监修。
史馆修史能保证史书的真实、全面;促进私人修史;削弱官方禁私史的力度等,对清修《明史》有积极借鉴作用。
翰林院,明朝是以翰林院掌管史官的事情
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两类。在史官刚刚出现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里,这两者区别不大,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
明代的史官职位是翰林院负责,负责编撰国史天文、礼乐、地理以及兵制等内容,以及皇帝相关言行举止。明朝同样设置了起居注,翰林院负责此项工作,但此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延续。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史官在历史文化长河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长期演化中逐渐成为了历史记载专门机构。长期以来,史官都对君王的言行举止有很大的约束作用,通过点评时政、惩恶扬善,让君王说话、做事都有所顾忌,史官虽说带有神职色彩,但毕竟也是血肉之人,正是有了史官精神才有了如今这么多可歌可泣的篇章,从当今社会生活来看,史官精神也恰恰是当代社***欠缺的精神。
四部正史?
成,各自独立,如果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等于一部完整地记录从上古直到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
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
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
《元史》、《明史》。
称上述“二十四史”为正史,主要是根据它们的编写体例决定的。纪
传体在中国古代史上被认为是著史的“正体”,因为它是以君主的传记为
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巨著。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共一百篇,八十万字。
3、《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明朝历史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明朝历史记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