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权姓历史名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权姓历史名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有姓权的名人吗?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权会(约500-约575),北朝齐臣。字正理,河间鄚(河北任丘)人。家贫好学,精通诸经。仕齐,初为四门博士。德高学博,拜师求学者甚众。《北史·儒林上》言其“志尚沈雅,动遵礼则”。“性恬静,不慕荣势,耻于左宦。”注《易经》,行于世。权景宣,北周将领。字晖远,天水(今属甘肃)人。孝闵帝即位,任他为司宪中大夫,基、鄀、硖、平四州五防诸军事,江陵防主加大将军,转任荆州刺史、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进爵千金郡公。权武,隋将领。字武挵(nòng),天水(今属甘肃)人。骁勇果断。北周时,父为杨忠部属,战死,武起家开府。隋文帝时,为潭州总管。受岭南部酋贿,生子擅放狱囚。又言法严苛,不可为官。下狱,帝以其父功,免死为民,后复官。炀帝时,位至右屯卫大将军。权万纪,唐臣。怀恩从祖。性刚正,好直言。贞观中曾以公事奏劾魏征等。迁齐王府长史,数匡谏李祐过失,因而被杀。权怀恩,唐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高宗时为万年县令,赏罚分明。《旧唐书》称其“为政清肃”。高宗称之为“良吏”。历任庆、菜、卫、邢、宋五州刺史;后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至死。权龙褒,唐臣。一作权龙襄。万岁通天元年(696),任沧州刺史。坐亲累远贬岭南容山府。神龙(705-706)中追入,为瀛州刺史。景龙中(707-709),为左武将军。权皋:(生卒年不详),著名唐朝大臣。原在安禄山幕中做事。他发觉安禄山谋反,怕祸及父母,就装病携亲离职而去。刚渡江,安禄山就起兵了。唐玄宗曾召他做监察御史权谨:(生卒年不详),字仲常;徐州人(今江苏徐州)。著名明朝大臣、孝子。权谨是载入《明史》的“孝义”典范人物,曾历光禄署丞,文华殿大学士,后又任通政司右参议。
权会(约500-约575),北朝齐臣。字正理,河间鄚(河北任丘)人。家贫好学,精通诸经。仕齐,初为四门博士。德高学博,拜师求学者甚众。《北史·儒林上》言其“志尚沈雅,动遵礼则”。“性恬静,不慕荣势,耻于左宦。”注《易经》,行于世。
权璩:唐天水略阳人,字大圭。权德舆子。宪宗元和二年擢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有美称。宰相李宗闵荐为中书舍人。时李训得宠,以《周易》博士居翰林,璩与舍人高元裕、给事中郑肃、韩佽等连章劾训倾覆阴巧,且乱国,不宜出入禁中,不听。及宗闵贬,璩亦贬阆州刺史。文宗怜其母病,徙郑州。训诛,时人以为璩明祸福大体,能世其家。
刘宗敏为什么又称权将军?
刘宗敏被称为“权将军”源于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在明朝末年,由于国家动荡、政权更迭等原因,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多个混乱军阀割据的局面。刘宗敏作为明末明神宗的统治者李自成的部将,曾在一次重要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明熹宗因民间起义导致***崩溃,李自成自封为大顺皇帝,拥立都城在西安。他派遣刘宗敏带领军队去消灭明朝的余孽,稳定局势。
刘宗敏带领部队西征,先后攻占几个明朝遗留的要塞,包括明神宗陵墓所在的定陵。他在行军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因此被赞誉为“权将军”。
然而,刘宗敏的权将军称号并不是正式官职或头衔,而是后来人们对他在这次战役中威武英勇的表现的一种尊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权姓历史名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权姓历史名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