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上的惨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上的惨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到唐朝被原始契丹虐得的四次全军覆灭的惨败?
跟游牧民族帝国抗衡向来不是汉族王朝的长项,秦朝统一六国后举三十万大军多兵种联合作战才把十万匈奴大军压住,并打得匈奴胆寒,可见靠的还是战略战术还有技术装备,汉朝武帝倾举国之力虚耗四十载也未把匈奴收服,除了人才后期不济,就是面对统一的匈奴政权缺乏有效军队数量和骑兵的建制,以步敌骑,只有卫青等少数将领可以做到,此后若不是匈奴不断内乱,汉朝历史走向也未可知,隋唐崛起,对付突厥都是利用对方内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而面对契丹,南诏等部族屡遭失败,就是因为改变了以前的方略,或者在大唐看来,他们没有以前的对手那么强大,自然会有轻视心理在内,所以妄图一举荡平,而少了点谋略,没有对其进行内部分化瓦解,拉拢夹击,犯了机会主义错误,而安禄山之所以能压制住契丹,也是因为对其进行了分化拉拢,分而治之,在唐高宗之后,唐朝廷对这些小部族基本就不那么上心,征讨时也都是妄图毕其功于一役,殊不知这些边地部族虽小但战力更强,唐军没有很好的执行前期的讨边靖胡方略,总是以多打少,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失败居多,那时除了安禄山看明白了这点,其他人基本都没有这个意识。
怛罗斯之战,唐帝国败给了***帝国,为何后人依旧认为唐很强?
怛罗斯之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两个文明的较量.当时***正由东向西扩张,而***人正由西向东扩张.双方的较量是必然要发生的. 战役发生公元751年,首先我们来看双方当时的情况和优劣.中国刚刚经历了开元盛世,进入了天宝年间,依然处于鼎盛阶段.
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好大喜历,不断开疆扩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不但管理西域,还跨过了帕米尔高原向中亚不断推进. ***帝国崛起于七世纪的***半岛,***创立***教后,打着圣战名义进行扩张,到751年,***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唐军的统帅是大名鼎鼎的安西都护高仙芝,当时***军队征服了一个叫石国的国家,高仙芝俘掳了其国王,这个石国在今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交界,是***和***的连接地带.石国王子逃到大食去求救,高仙芝先发制人,率军赶到了怛罗斯,双方展开了对战.
唐军有两万多人,而大食军约十万人,唐军人数虽少,但武器先进,战斗力强,还占据了上风,凶悍的***骑马完全被压制住.双方激战五天五夜不分胜负.关键时刻,大食统帅派人策反了唐的附属葛罗祿人,许以丰厚的条件,葛罗祿人背叛了唐朝,向唐军侧翼进攻,唐军阵形大乱,被大食军击败.但即使这样,唐军伤亡一万五千,大食伤亡七万左右.大食惨胜,领略了唐军战斗力,此后再不敢东进.高仙芝战后回到都护府,原本想整军再战,但没有成形,后来到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高仙芝被调回平叛。
恒罗斯之战只是唐朝山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帝国之间进行的一场大战,虽然唐军失败了,但那是因为兵少并加上盟友的背叛。而在战场上唐军所表现出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所以无论是后人还是当时的***帝国,都认为唐军很强。
恒罗期只是当时唐朝九大节度使其中之一发起了战争而已,对唐朝整个大局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因为当时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手下的兵力也不过24,000人而已,所以史书上说,高仙芝投入到恒罗斯之战的兵力是2万,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因为再多的话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而且在这场战役中,唐军的战斗力相当的强大。
***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本身的损失恐怕也不会小,因为当时***帝国的国主曾经向他的手下承诺谁先踏上***的土地,就成为那个地方的总督。但是在这一战过后,***帝国明显没有再向东进,恐怕也是因为损失比较惨重,同时对唐军的战斗力还是感到有点害怕。而且两年之后新任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情再次出兵,威震西域重现了唐军的威风,而***帝国再也没有和唐军交战过。
至于有人把这一战的失败当做是***帝国衰落的标志,那就更可笑了,因为当时中国九大节度使总兵达到60万,损失区区2万人怎么可能对唐朝产生多大的影响。真正使唐朝走向衰落的是数年后的安史之乱,那一场战争确实真真正正的影响到了唐朝的根基,导致唐朝走向衰落。
所以虽然唐军在恒罗斯之战中遭到了失败,但那是有客观原因的,并且在这场战役中唐军的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所以这战之后,***帝国也没敢再东进。
不仅是后人认为唐朝很强,就连当时的唐朝人和周边国家的人都认为唐朝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那个时候的唐朝就如同全盛时期的美国,无论在战场上胜利还是失败,都没有哪个国家敢小看他。
怛罗斯之战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就如同人们津津乐道白村江口之战一样。因为,咱们今天还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面对比较强大的外国或者外部文明的时候缺少***那种藐视一切的自信。
可是,在战争发生的时代,和白村江口之战一样,怛罗斯之战根本就没有被唐朝***所重视。在李隆基看来这只不过是地方节度使发动的一场普通的对外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不能因此认为***已经由盛转衰,甚至不能认为安西镇军人战斗力不行,因为,就在怛罗斯之战的前后几年,安西镇军人多次对周边各国发动战争,几乎每战必胜,打得列国无不抱头鼠窜。
就拿指挥这场战争的高仙芝来说,早在怛罗斯之战爆发前的6年,就曾经率领1万安西军人越过葱岭击败吐蕃夺取小勃律。
怛罗斯之战爆发的前一年,高仙芝率领安西军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活捉撒马尔罕国王,并将塔什干国王杀死。
这两场战争的规模和艰难程度并不亚于怛罗斯之战,高仙芝和他手下的安西军已经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就算是怛罗斯之战失利,主要原因也是在两军相持阶段藩属国士兵倒戈,致使唐军腹背受敌导致。而且,为了击败唐军,***联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上的惨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上的惨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