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和明朝历史谁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和明朝历史谁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历史各是多少年?
- 隋朝,唐朝,明朝,宋朝科举制的演变?
- 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这四个朝代,哪个更强大?
- 唐朝亡于唐玄宗,明朝亡于万历,清朝亡于乾隆,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历史各是多少年?
1、唐290年
2、宋320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计:167年。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昺。共153年。
3、元98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4、明277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5、清268年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三百十九年。
元朝(1271年—1368年)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明朝(1368-1644年)十六位皇帝,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1636—1912年)历经十二帝,二百六十七年。
隋朝,唐朝,明朝,宋朝科举制的演变?
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朝:唐太宗设明经科、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用***主考,科举制得以完善。
宋朝:殿试成为定制、***用糊名法(密封)、还有***考试(乡试、省试、殿试),科举制得以进一步发展。
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而且必须是朱熹集注,读书人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许多考中做官的人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所以说:八股之害,胜于焚书。
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这四个朝代,哪个更强大?
最强的是汉唐,,军事经济都很好,,宋随很有钱,,但它是历史上最弱的王朝偏安一隅,不足一提,。
但大明王朝最有血性,不割地,不嫁女于外邦,这一点历朝比不了,以及对外战争从无败绩。。
四个朝代的经济对比 四个朝代中的宋朝经济显然是最为强大的,在宋朝的时候,人均收入最高,连普通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小康生活,足可见宋朝的经济强大。 其次就是唐朝了,在唐朝时候经济是非常强盛的,当然这里算的是盛唐时候
四个朝代的军事力量对比 四个朝代中军事最强的自然就是汉朝。因为汉朝刘彻登基后,在三年之内就灭掉了西域境内72个国家和35个部落
唐朝亡于唐玄宗,明朝亡于万历,清朝亡于乾隆,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我个人是同意这种观点的。
就拿其中的明朝作为例子来说一下吧。
在《清仁宗实录》中就有这麽一段话。“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
虽说崇祯这个皇帝当的也不怎么样,给明朝添了许多麻烦,但是至少人家还会去管事,当时的内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算是被海瑞劈头盖脑的骂了一顿,但总会顾全大局的不取其性命,让海瑞继续的发光发热。这期间经历了隆庆一朝,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于国运也勉强能够有所恢复。
到了万历,前十二年有张居正执掌政权,并且还有李太后、冯宝的制约,整个万历朝一改往常之颓废,大显生机与活力,颇有建树。可是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掌握国家大权,也展现出一定的魄力与能力,主要就是进行了“三大征”扬我国威。
不过也因此,万历皇帝逐渐的沉醉于以往的功勋,居功自傲,不可一世,逐渐的荒废政事,无视国家与百姓,彻底的向明朝最为懒惰的皇帝这个目标前进。
而后期不作为所导致的则是中枢彻底的瘫痪,前面说了崇祯皇帝虽沉湎于求仙问道,但是仍然留意中枢,不至于让国事荒废,可是万历则更进一步,完全的撂挑子不干了。
举个例子,在万历后期,因为中枢机构人手不够,所以吏部尚书赵焕上疏请求补充缺少的官员,但是一直都没有答复。要知道,在当时的六部当中,户部、礼部、工部都没有一个一把手,完全就是副手侍郎在勉力维持运作,而且都察院都已经八年没有一位正官了,可见当时的中枢机构在组织上有多么的涣散。
没有得到万历的回复,得了,天官赵焕也打算撂挑子了,先是“遂叩阙前,出城待命”,后来直接“拜疏自去”。这江山是你朱家的江山,做东家的都不管事了,那做臣子的还瞎操什么心呢。
谢谢邀请,首先我个人不认同这种观点,每个朝代都有辉煌都或者巅峰时刻,这种时刻难道就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吗?每个朝代的君主,能力有大小,手段有高低。就是放眼当今世界,谁又能保证当政者的决策都是绝对对,或者绝对错的,那样不现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矛盾是积累出来的,总会有一天迸发的时候。不能归咎于某个朝代的某个国君,有的也是偶然性,但一定不是必然性。所以与其去研究归咎于哪个当政者的失败,不如去从历史中研究得失,总结教训,来的更理智和实际些。
***加载中...不对,但是有道理。如果以提问者以这种理论可以说唐朝亡于李渊,明朝亡于朱元璋,清朝亡于皇太极好了,如果李渊不起兵哪有唐朝,何来灭亡?朱元璋不造反哪来的明朝何来灭亡?皇太极不改国号哪来的清,何来灭亡?
我猜测提问者的意思可能是这些皇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或者此时败象已露,但是天下无不灭之国,大道自然,盛极必衰,只有强盛才会隐藏各种弊端,繁荣皆是***象。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打造了唐朝最辉煌的时期,但是天宝年间开始贪图享乐,随后安史之乱,虽然平定叛乱但是之后中央已经不能控制各大节度使,唐后期宦官竟然能够废杀皇帝,之后的五代十国就是唐朝的各个节度使,所以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几百年都没有真正的中央集权。
再说万历,张居正死后万历终于实际掌握了朝政,随后就是万历三大征,这也是明朝实际上武力的最后的巅峰了,此时的卫所还有一些实力,再后来就是只有各个将领的家丁才有一些打仗的能力,这一次虽然打赢了但是没有获得实际的利益,实际上折损了明朝国力。万历想立福王为太子,[_a***_]不同意,这就是国本之争,国本之争持续了很多年逐渐形成了浙党,东林党,楚党等各个政党,此后各个政党党争不断,国本之争大约就是万历十五年开始的。所以才有说明朝亡国是从万历十五年开始的。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失败后明朝不得不不断加派辽饷,小冰河时期开始也是在万历年间。明朝最后慢慢被女真、天灾和党争拖垮了。
对于清朝不甚熟悉,主要是皇族名字太晦涩难读,所以不大想看只知道些大概。虽然乾隆盛世,但是乾隆后期***已经很严重,想想清朝建了多少宫殿园林,而大多都是乾隆所建,而且清朝是开山为陵,自唐以后即使是***大多没开山为陵墓的了,因为工程太大,即使是***也支撑不起,唐朝有钱我知道,清朝真的有那么多税收吗,银子哪来的?嘉庆元年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才剿灭,白莲教起义活动范围大,规模大,时间也久,耗费金银无数。常说和珅倒台嘉庆吃饱,其实吃的都吐出来了,没饿死就不错了。白莲教起义能够那么大规模不是白莲教擅长蛊惑人心,而是人民确实贫苦,白莲教有了生存的土壤,嘉庆元年乾隆还没死当着太上皇总怪不得嘉庆皇帝。自白莲教起义之后,清朝国力就大不如前了。
觉得还行记得点赞啊,有谬论之处也多谢各位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和明朝历史谁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和明朝历史谁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