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影响

kodinid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火炮的各种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为什么不用火炮?
  2. 明朝的红夷大炮杀伤!威力如何杀伤范围多。弹药是如何装填,是像电影演的把火药做成实心球一样,还是将散状?
  3. 古代大炮的炮弹可以炸开吗?

明朝为什么不用火炮?

明朝没有发展火炮,主要是因为当时统治者没有重视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因为不重视,所以就没有人进一步对火炮的功能进行开发和利用。

统治者不重视,当时的统治者拘泥于古代传统的冷兵器作战,对于新兴事物并不感兴趣,所以说火炮并没有在明朝军队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这也主要是统治者的愚昧无知,没有意识到热武器的优越性,在战争的战术和战法上不懂得变通,只知道因循守旧。在当时统治者的意识里面,只认为骑兵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并没有考虑到火器的作用。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冷兵器作战,火器这种东西在当时可能被称为歪门邪道。因为不重视,所以虽然中国火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并没有继承和发展,不然的话中国近代史也不会这么的屈辱和悲惨。

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影响-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实际上火药在中国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封建礼教对于人思想的束缚太过于严重,人们并没有认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自古以来火药就被用来作为喜庆的工具,没有人想到去开发它优越的爆炸性和杀伤力。即使被开发出来了,也没有被人认同,所以就越来越少的人去用他了,这也算是民众的一种愚昧的心理吧。

明朝的红夷大炮杀伤!威力如何杀伤范围多。***是如何装填,是像电影演的把火药做成实心球一样,还是将散状?

红衣大炮,原名“红夷大炮”,因为炮身上常常覆盖红布,因此得名为“红衣大炮”,能够获得盖红布的待遇,本身也说明了这种火炮的强大特点:这是一种英国荷兰等欧洲顶级强国专用的前膛加农重炮,射程威力十分惊人,堪称整个十七世纪,全世界杀伤力最为强大的攻坚武器!

这种武器有多厉害?通常长三米,口径达到一百一十毫米以上,寻常的红衣大炮的吨位,都在两吨左右。而在明末中国大规模引进后,更是开发出各种加强版,最为强悍的红衣大炮,吨位高达四五吨,杀伤力更毫不含糊:射程最高可以达到十公里,发射27斤以上的重磅炮弹,常见坚实的城墙几下被砸的轰然倒塌。其战场杀伤效果,远远领先明军之前“大将军炮”等传统火器!

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影响-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大炮的炮弹可以炸开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这种会爆炸的弹丸最早是由咱们中国人在公元1000年前后(宋朝)随着火药的发明而出现的。它后来也成为榴弹(手榴弹)的始祖。

早期榴弹的典型设计是在一个中空的金属容器中填满火药,外接一根油绳。士兵在使用时,只需点燃油绳,然后尽快将榴弹投掷出去即可。当金属容器落入敌军阵中时,油绳燃尽,点燃火药,火药爆炸以杀伤敌军。这种原始的会爆炸的弹丸(手榴弹)直到18世纪才逐渐被人们摒弃。因为在当时的战斗模式中,榴弹并不十分有用,其简陋的设计又使得它在使用时非常危险,弄不好就会误伤自己人。

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影响-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当真正意义上的“炮”在元朝末年出现之后,炮弹的技术发展也随之加快。

火炮发明之初所使用的炮弹通常是实心的铁丸或铅丸,靠弹丸直接撞击敌人的人、马、车辆等来达到杀伤效果。但到了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就出现利用炮弹爆炸后所产生的飞溅破片及高温射流杀伤敌军的新式炮弹——“开花弹”。

明朝“开花弹”的原理跟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榴弹、榴散弹很近似。当然工艺没有现在的那么精致和先进。明朝的(老式)开花弹是带有战斗部(火药)的炮弹,但它没有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

在发射“开花弹”时,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的引信,然后再迅速点燃火门上引信(引爆炮膛内的发射药)将“开花弹”射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对火炮的各种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火炮 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