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300字历史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的300字历史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灭亡后300明军不肯投降,到海外建立一岛国如今怎样?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特征的一个朝代,当明朝灭亡时很多的人依然心向大明,甚至是逃离大陆去一些岛屿上定居,本意还是想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反清复明。而题目所说的300多明朝士兵渡海到当时大明王朝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上,是确有其事。这个岛现在的名字叫做“纳土纳群岛”,由印尼实际占领,不过这个名字是后来被定义的,明朝时这个岛屿的名字被称为“万生石塘屿”、“安不纳岛”。这个岛当时属于大明王朝,汉代时称纳土纳群岛海域为“涨海”,称“纳土纳群岛”为“涨海崎头”,称“纳土纳岛”为“极大崎头”,历史上这座岛屿一直都是归属我国各朝代,自郑和下西洋起实际管理纳土纳群岛200余年后被荷兰占领。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就已经开始经营这个群岛,成为郑和下西洋的中转站,也是一个基地,屯兵、建立物流中心、修造船厂,成为一个下西洋的保障基地。因此来说,明王朝的很多人是了解这个岛屿的,况且又处于大明王朝的实际管理之下。明王朝灭亡时,有一些不愿意接受满清的统治大明子民在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的带领下,约数百士兵和数百家鱼民渡海前往这座岛屿,积蓄力量、以图再起。他们到了这座岛屿后,和岛上并不多的原住民关系融洽,共同治理该岛,张杰绪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因此,发展很快,并且辐射周边170余座岛屿,形成一个由张杰绪为首领的“国家”。
张杰绪他们可以说是一打前站的,随后很多的人飘洋过海来到“纳土纳”群岛,人口越来越多,他们在这座群岛上繁衍生息,将一座荒凉的岛屿变成了富足的家园,农业、鱼业***非常丰富,成为一方乐土。张杰绪也建立了一个由他任国王的“国家”,成为一个由华人统治的独立土帮。张杰绪去世后,所建立的王国内部出现纷争,而此时,荷兰利用其内部矛盾,实力削弱占领了“安不纳岛”,并改名为“安波纳岛”,再后来由于“安波纳”和另外一个“安波纳”重名,改名为纳土纳群岛。
荷兰占领纳土纳群岛后就开始了野蛮统治,张杰绪所建立的王国也就不会存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海军战领整个印尼,包括纳土纳群岛,二战日本投降后,荷兰又跑了回来,想殖民印尼,结果失败了,于是,荷兰将纳土纳群岛划归了印尼,这是印尼统治纳土纳群岛的开始。岛上的大明后人不甘心被印尼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无奈缺乏支持,最终被镇压……。如今的纳土纳岛成为一个拥有丰富石油、天燃气的富足的岛屿,可惜啊!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为何九千岁横行的明朝可以维系近300年?
又是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
在网络里,一直存在着两个明朝,一个无比辉煌,一个无比黑暗。
首先九千岁是一个特定的称呼,指魏忠贤。问题中的“九千岁横行的明朝”这一表达有两个指向,可以拆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明朝到处都是九千岁,怎么还可以维系近300年?第二个问题是魏忠贤横行的时候,明朝怎么没有灭亡呢?既然魏忠贤主政的时候(1623-1627),明朝已经存在了250多年,那么问题问的应该是第一个指向的问题,即明朝到处都是九千岁,怎么还可以维系近300年?诚如问题所言,如果有明一朝九千岁横行,那明朝绝对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结果是明朝存在了276年,所以问题中九千岁横行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所谓九千岁横行,想表达的应该是宦官专权,即宦官专权的一个黑暗朝代怎么可以维系近300年?
按照史学界对明朝宦官的官方说法叫做“四大权阉”,即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四人。也就是说这四个大太监专权的时候,才可以叫做宦官专权,北京大学王天友先生曾说明朝宦官专权的时间不过20余年。更何况,汪直也就搞了搞西厂,论专权的程度远远比不上其他三个太监。
明人曾经称士大夫遇王振跪者十之三,遇刘瑾跪者十之五,遇魏忠贤跪者十之七。我们大体可以感受一下,大太监们专权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诸君试想一下,从洪武到正统即位的68年间,从嘉靖继位到天启继位的98年间,这种连续的长时段里,你是否列举不出有什么专权的大太监?
所以明朝能存在多久,或者明朝多久灭亡,不要全推到太监头上。
ps:咱家在位的时候,你敢这么说才算条汉子。
知道锦衣卫吗?知道东厂吗?这些由色目人组成,色目人领导的特务集团,把北方金国境内由女真人,党项人,契丹人等各族群组成的汉人,南方南宋境内广府人,客家人等各族群组成的南蛮子被当做色目人的牛马一样捆绑起来,缰绳握在他们手中,鞭子挥舞在他们手中,如果没有里支承再维系三百年也没问题。
汉朝407年,为何唐朝、明朝、清朝都未超过300年?
夏商周是分封制,封一个地方给别人,让他自己去管理。因此,如果宗主国因为某些原因而衰败,比如施行暴政、奸臣乱政等,就会被诸侯所灭:夏被商所灭、商被周所灭。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之间以及宗主国都有竞争压力,为保持强大而善待百姓施行仁政,吸引人才,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影响至今。秦始皇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诸侯力量消失,朝廷防范的对象从以前的防诸侯邻居变成了防人民反抗。为了控制人民思想,焚书坑儒,大搞文字狱,施行愚民、弱民、辱民、贫民等政策。而且失去了制衡的朝廷便随心所欲横征暴敛,并且王朝末期均出现人才凋零,至此以后王朝基本亡于人民反抗。而且,因为思想禁锢,技术进步迟缓。《明朝那些事儿》讲到,明朝时期火枪已经装备军队,朱元璋组建的神机营即是火枪队,后期发展到三眼火铳,并出现了鱼雷与火箭炮的雏形。后来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思想开始活跃,技术进步加快,迅速赶超。连小日本也因明治维新而迅速强大。
明朝的一贯等于多少两?
明朝是禁止用金银货币直接交易的,而是参照了元朝货币制度——用钞不用钱,钞就是纸币,是朱元璋洪武八年发行的,名称叫大明通行宝钞。面额分六种: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每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铜钱合黄金一两。金银只可以用来领用钞票,不许流通。持有金银者,不许私下交易,只能卖给***。洪武十年规定,一百文以下的交易可以用铜钱支付。洪武二十二年,由于流通的需要,加印发行小钞,分别是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共五种!多说了几句,希望可以帮到你ml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300字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300字历史简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