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骈文的发展历史简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骈文的发展历史简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骈文作家?
唐初骈体大家首推四杰,他们的代表作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气势宏大流利,属对工整而不板滞,辞***华美而少雕琢,用典绵密而精当切实。
至盛唐的“燕(张说)许(苏廷页大手笔”,所作骈文崇雅黜浮,有雍容雄浑的气势,少用典,或用常典,不务词句华丽,已有运散入骈的趋势。
中唐陆贽的骈体奏议,“虽多出于一时匡救规切之语,而于古今来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言事周密详尽,析理精警深刻,用笔委曲动情,极少用典征事,力扫浮华之习,几乎不觉俳偶之迹,是对骈体的解放,被奉为“万世龟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
中晚唐之际,骈文乘古文渐衰之机复炽。令狐楚与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后三人齐名,皆于从兄弟中排行十六,号“三十六体”)均擅长骈文,而李商隐则为唐代骈文大家。他的骈文集六朝徐、庾与唐代陆贽之长,有各种风格,而以属对精切、用典繁缛、色彩禾农丽、婉约雅饰为主。对后世骈文亦有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分类?

骈体文的主要特点: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骈体文一般指骈文,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起源发展: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魏晋南北朝骈文、辞赋及散文
散文是一种句式自由,不重对偶、声律,不押韵的文体。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多用四六句式,讲究对偶、平仄、用典和辞藻修饰。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讲究文***,韵散相间,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汉以后,赋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骈文的发展历史简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骈文的发展历史简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