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背景

kodinid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玉石雕刻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以雕刻佛像著名的唐代雕塑家是?
  2. 唐代玉马特征?
  3. 大唐芙蓉园主要雕刻了哪些古人的诗词?

以雕刻佛像著名唐代雕塑家是?

杨惠之,[唐]开元时雕塑家。生卒不详。吴郡(今苏州)人创作活动于唐***(713—741)年间。先曾学画,和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师法张僧繇笔法,号为画友。

杨惠之尤其擅塑罗汉像,首创将人物安排在山石背景中的样式-壁塑(亦称“影塑”)。

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惠之在肖像雕塑上造诣很深,相传他曾为长安著名艺人留杯亭塑像,人们从像的后面就能认出是留杯亭。

唐代玉马特征

这种玉马具有的相似特征为(1)体型短胖、脖短颈粗;

(2)双耳直立朝前;

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卧跪状;

(4)四肢以宽阴线从身体中界出(先将身体轮廓雕琢好,再用宽阴线勾勒出四肢,然后再略微雕琢身体使四肢显得更为突出);

(5)穿天孔。

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玉马从典雅的艺术陈设品逐渐变成可供把玩的工艺品,低首、温顺、回首、翻滚,只注重轮廓而不强求身体的比例和谐成为宋以后马的基本特征。

2、在耳后的鬃毛前段有对钻的小圆孔,可以用来系挂。

3、我们从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1993年发现的墓63出土玉马身上就可以看到当时玉雕取得的成就

4、清代还出现了玉双马、连体大小马等玉雕,已是马类艺术品的末流,它们逐渐淡出人们的精神生活,仅仅以文字和生肖的形式保存在历史记忆之中。

5、陕西省咸阳市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的“羽人骑马”羊脂玉雕刻,就是汉代玉马的典型代表。

唐代玉马多呈现写实之风。玉马的形象一般较为健硕,造型多为卧式,活泼生动,尾巴有长有短,马匹的四肢细短,几乎不见胸部,但是造型非常逼真传神,即使是静态,也能联想到大唐时代它的卓越风姿。马是***盛世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一个真实的象征。

***芙蓉园主要雕刻了哪些古人的诗词

(1)御苑门

大多数游客也都是从御苑门(西门)进入景区,造型华丽的两层主门楼与左右紧接的三重阙相得益彰,显得气势恢弘。“御苑”意思是御驾临幸***别苑,皇帝进的门当然也是正门。李唐王室来自陇西,所以门朝西开。有诗为证:

《都中闲居》

唐·王羡门

君王巡海内,北阙下明台。云物天中少,烟花岁后来。

河从御苑出,山向国门开。寂寞东京里,空留贾谊才。

***芙蓉园的古人的诗词雕刻有以下几处:

1. 紫云楼:是园区最大型的建筑,其正前方中央有地屏,上刻“***芙蓉园”五个大字,左右分别雕刻了《***西域记》和《道德经》部分内容。

2. 唐诗峡:位于紫云楼以西,刻有六十多位唐代著名诗人的诗词。

3. 儿童游乐区:位于芳林苑,刻有“谁道人生无再少”、“不畏浮云遮望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历代书法名篇。

4. 曲江流饮:位于杏园,有“杏园春晓”、“杏林春晚”、“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石刻。

5. 福饮泉:位于福饮泉广场,有“一饮福终生”、“福在杯中”、“福如东海长流水”等石刻。

6. 福饮泉广场:位于福饮泉广场,有“一饮福终生”、“福在杯中”、“福如东海长流水”等石刻。

以上就是***芙蓉园中雕刻的古人的诗词,游览***芙蓉园时可以一一观赏。

在***芙蓉园的东南角,有一唐诗峡,是一组长度约为120米、以表现唐代文化高峰---唐诗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将精选的唐诗由书法大家书写镌刻于诗峡摩崖之上,其雕塑人物19个,他们围绕唐代诗歌内容及著名诗人活动典故,组成了12组故事情景,形成精神内容丰富、人文与自然景观情景交融的独特境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玉石雕刻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 玉马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