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明朝天启是谁

kodinid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天启皇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天启皇帝不是那么昏庸明朝会怎么样?
  2. 如果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命长些,明朝会那么快覆灭吗?

天启皇帝不是那么昏庸明朝会怎么样?

我认为,就算天启皇帝不昏庸,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将明朝的国祚维持时间长一些。因为明朝的矛盾已经走到了统治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内部矛盾和痼疾。

其一,贫富之间的极度分化。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我们知道,明朝中期以后大土地所有制恶性发展,造成了“富者极其富,而每至于剥民;贫者极其贫,而甚至于不能聊生”。

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明朝天启是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二,区域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知道,从唐朝后期开始,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北方。进入明代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由于南方田地较肥,产量较高;北方土地较瘠,产量较低。所以在赋役方面存在着江南是以田作为标准来定差役,江北是以人丁作为标准来征收差役。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实行按亩加派,不考虑北方田地贫瘠的自然条件,强行平均摊派。这当然是极不合理的。此外,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都落后于南方。因而,承受自然灾害和经济剥削的能力相对较低,更容易爆发全面性的社会危机。从而成为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

其三,统治集团的整体***。张居正改革夭折后,明朝统治集团迅速***。最腐朽的自然是皇族。明末皇族就犹如一个大染缸,再也培育不出中兴之主了。至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

其四,官僚群体的剧烈纷争。万历以降,官僚群体内部纷争日益激烈,严重干扰了朝廷处理政务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明朝天启是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这些问题已经积重难返,除非来一场自上以下的大手术大清洗。否则难逃灭亡的结果。




如果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命长些,明朝会那么快覆灭吗?

如果天启帝晚死几年,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清朝了。

明朝最初对付后金,战略上有许多失误,但反复折腾几次之后,战略逐渐调整到位。那就是,严防死守,坚壁清野,侧面牵制。

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明朝天启是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严防死守方面,收缩防线,使得后金战线拉长,却不敢深入。侧面牵制方面,毛文龙在皮岛一支军队,也让后金如芒在背。并且,明军还能不时袭击后金。后金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

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小国,国力并不强。即使在夺得整个辽东后,也不能或不敢进行长距离征战。面对明朝这样的战略,后金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是困守。甚至在天启末年,后金陷入了粮食危机。

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明熹宗朱由校如嘉靖,万历般执政数十年,继续让魏忠贤的阉党存在数十年,大明王朝最后能不能避免如崇祯般上台十几年便覆灭的命运。

个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明熹宗对于明末文官的党争,官员的扯皮是有深刻认识的。

明熹宗的上台,其实和东林党颇有渊源。明光宗驾崩后的“移宫案”,东林党人其实是出了大力的。在明熹宗登基后,对东林党人投桃报李,出现了所谓“众正盈朝”的场景。但东林党人是一群骨子里有精神洁癖的人,且同样无法逃避文官内斗的属性。明熹宗很快就发现,这群人虽然掌控着舆论,虽然一个个都有着近乎完美的个***设,但在治国这件事情上,还真的指望不上他们

当时朝廷的大环境是,绝大多数的官员都借着公家的事情行个人的那点恩怨,做事风气极差,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东林党。一个个挑毛病,打击政敌都是好手,但真让他们做事,却畏手畏脚,能躲就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晚明各种内外矛盾突出的时局下,这样明哲保身的官场文化肯定是要出大事的。也就在这个时候,明熹宗开始扶持魏忠贤,默许甚至支持阉党的一步步做大。

魏忠贤阉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是朝中被东林党打压的落败官员派系新的重组,另一方面也是明熹宗借魏忠贤的手重新强化皇权的权威,更重要的是整肃官员的办事风气,重新树立在皇权下可控的强人政治格局。

不同于万历初年张居正的主少国疑,明熹宗用魏忠贤构建的强人政治格局,是皇权与宦官的再次同盟,性质类似于之前明英宗王振,明武宗与刘瑾,只是这次魏忠贤做的更好,铺的面更广,渗透的更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讲历史明朝天启皇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熹宗 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