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图

kodinid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神人畅的典故是什么?
  2. 唐代琴家曹柔创立的什么谱?

神人畅的典故是什么?

古琴曲《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的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历史渊源

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六朝时期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唐尧所作。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此曲音调古朴粗狂,节奏铿锵。描述了神对人的感情,博大而宽宏。其淳朴自然的原始祭神舞留节奏使得曲风苍古雄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此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南朝《古今乐录》中称它为尧所作:“尧郊天地,祭神座上有响,诲尧曰:水方至为害,命子救之。尧乃作歌。”

在2003年文化部组织申报古琴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时,曾以较大篇幅对《神人畅》作了介绍,所依据的主要内容是丁承运先生的研究成果。

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琴曲《神人畅》的特色是只用了五根弦,竟有如此生动的艺术效果;还有就是它把十三个徽位的泛音以及徽外音全部都用到了。

据记载,晚唐时期的琴家陈拙的琴论中讲到,有两首琴曲用了“徽外”声,其中之一便是《神人畅》,上,下两准各用一声,谓之“神授声”。泛音清晰透明,属阳,用它表现神。至于十三徽全用甚至还用了徽外,则表现神的无所不在,泛音段的旋律是一种倾诉性的语言,描述了神对人的感情,博大而宽宏。

唐代琴家曹柔创立的什么谱?

减字谱

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特正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就是讲音位、弦序、指序、指法等描述,定义为一种大家都容易识别或者读懂的符号,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排列,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独特的谱字。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

在古琴记谱法中,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减字谱记谱法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

曹柔是公元730年生人,盛唐时期琴家。创造了减字谱记谱法,后来经过历代琴人修改沿用至今。曹柔对琴文化的最大贡献,即是在前人的琴学谱著基础上首创了古琴减字谱。虽然减字谱到明朝才基本完善,但都没有离开曹柔减字谱的根基。

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记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古琴发展历史简介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减字谱 古琴 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