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七下15,

kodinid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七下15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七下15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七年级下册明朝科举制的变化?
  2. 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谁?
  3.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的主要内容?
  4. 明代郑和七下信阳的起苗地是?
  5. 明朝盛世之中,七下西洋名震四方的郑和,真的是个“太监”吗?

年级下册明朝科举制的变化?

1.规模加大了,隋唐宋元科举,录取的人数极少.明朝科举的规模比之要大上很多.2考试内容越发当一,只读四书五经,八股文形式束缚人的思想.明朝以前,唐宋的科举不仅考经史典籍,也考数学、农学等等,推动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谁?

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郑和。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法名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明朝历史七下15,-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的主要内容?

统编教材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课,主要内容有三个,第一是明朝的建立,具体有元末农民起义原因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结束元朝统治,观察明朝的地图。第二,明朝如何强化皇权,具体有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第三,从明代开始,科举制度发生变化,实行八股取士。第四,明朝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能传入中国,纺织业和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出现了晋商等商帮。

明朝历史七下15,-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郑和七下信阳的起苗地是?

太仓刘家港

        郑和下西洋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事情,它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是江苏太仓浏河镇刘家港,这个地方是古代非常有名的港口,郑和下西洋七次都是选择了此地作为出发点,这里有着“天下第***头”的称呼;水陆交通都很方便,自然***也非常的丰富;这里还有非常多经验很丰富的优秀船老大可以挑选,再加上此地是商贸城,很多物品也比较的充足,还是距离南京最近的临海港口,也可以很方便和朝廷联系。

明朝历史七下15,-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次是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从苏州的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

     图为郑和七下下西洋路线图

        图为郑和前三次下西洋航图

明朝盛世之中,七下西洋名震四方的郑和,真的是个“太监”吗?

郑和,中国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早年经历不详,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5年随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随即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后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赐姓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后七下西洋,郑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和七下西洋中都有体现,七下西洋一是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二是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三是三是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可以说他对永乐朝的开创起了一定作用尤其他对中国航海事业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七下15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七下15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郑和 明朝 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