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谁能真正的看懂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谁能真正的看懂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历史谁讲得好?
刘纪同吧,网上大多数人比较喜欢他的,可能他播讲的比较好,或是因为他播讲的比较早,前期只有他播讲过,但刘纪同版的没有播讲完。
我觉得,两个人播讲的应该都是按照原著播讲的。孙一版的可能更贴近评书类型,您可以听听王更新版本的,他也播讲过,并且都播讲完了。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人文社科历史作品 ,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曾为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18年5月24日出任山东省***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
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百家讲坛明朝历史哪位讲得最好?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大明万历往事》(正在录制)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傅小凡:《大明悲歌》(未播出,已录制完成)董平:《传奇王阳明》
怎样了解明朝的历史?
明史,记明太祖(公元1368)到明思宗(1644)之间的历史 细说明朝,从明朝建立到灭亡的重大事件,通俗生动 正说明朝十六帝,主重大***和个人命运 明朝那些事儿,年代和具体人物主线,***的笔法 万历十五年,分析朝代走向灭亡的原因,平铺直述
对明朝文化了解的历史专家?
毛佩琦,1943年出生,***党员,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长、工会***;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主讲学者; 可以找他的联系方式,通过老师介绍进行***访。
明朝中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是谁?
戚继光。
戚继光不仅仅是抗倭名将。他还是一个典型的明朝武将。
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军纪严厉要了残酷的地步。比如,每一个鸳鸯阵小队11人,设队长一名,如果队长战死,则全队斩首!而残酷的军纪,正是近代军队的典型标志,使近代军队比传统军队更有战斗力,更能承受重大伤亡。
戚继光对武器性能的追求近乎偏执。他的军队,一定要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枪要用鸟铳,炮要用虎蹲炮、佛郎机。战车也是多种多样,火力强大。
如果有先进武器,他一定要想办法引进,装备。如果没有,他就自己动手发明创造。多年以后,人们才真正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没错,戚继光其实想要坦克。
他圆滑世故,左右逢源。他还克扣军饷。他圆滑是为了争取文人集团的支持,他克扣军饷,不是装到自己口袋,而是上下打点,打通关节,好争取更多的军饷。据说他和张居正关系极为密切,他给张居正送小妾,又给张居正送补品。正是在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下,戚继光练出了大明九边第一镇。
戚继光可以写典雅的文言文,也能写土的掉渣的训词。文言文用来向上报告,训词是讲给当兵的听的。
戚继光是一个有超级军事才华的人,比之岳飞也不遑多让。
张居正,明万历年间曾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人物。
他战胜高拱,荣登首辅,理政十年,整饬吏治,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最为富庶的时代。
其实明朝的著名人物很多,帝王将相,文人士子数不胜数,印象深的太多太多,不过最令我觉得深刻的人,倒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夏完淳。
为什么是他呢?因为比如张居正,戚继光,郑成功,李定国这些人虽然功绩很大, 有治理国家,有忠君报国,有矢志不渝,但他们毕竟是成年人物。又如于谦,正德,甚至明太祖朱元璋,朱棣这些人有说不完的丰功伟绩,只是这确实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而夏完淳此人,只是一个平凡的十七岁少年。
十七岁少年是什么感念?看看我们身边的十七岁少年,恐怕还在要么握着手机吃鸡,要么研究王者荣耀之战里的得失,要么陪着女朋友去疯,而夏完淳,一个十七岁的人,却经历了他们永远想不到的事情。
夏完淳是[_a***_]名士夏允彝的独子,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五岁的时候夏完淳就能读经史,当时名士陈继儒写诗赞:“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夏允彝出游远方之时,往往都会将夏完淳带在身边,所以他尽管年龄尚幼,但是眼界却是不低。后来他又拜师陈子龙,复社领袖张溥,从为人到文学都深受两人影响。
崇祯十六年,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几社”的后继。当农民义军席卷北方之时,完淳自称 “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大家资助民兵为国出力。
崇祯皇帝殉国后,十五岁的夏完淳跟随自己的父亲和师父陈子龙等人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其父夏允彝跳水自殉,夏完淳忍着父亲离世的悲痛,继续跟随陈子龙坚持抗清。
十五岁,那是什么概念,明明还是个孩子,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矢志不渝,抵抗侵略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谁能真正的看懂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谁能真正的看懂明朝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