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造成唐朝灭亡历史教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造成唐朝灭亡历史教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兴亡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开元盛世既是唐朝鼎盛时期,也是唐朝由盛到衰转折点!唐玄宗既把唐朝推向了全盛,也把唐朝推向了深渊!所以任何个国家或个人,要时时警醒,保持冷静理智头脑,胜不骄,败不馁!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盛世也要居安思危、做事要善始善终。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王李渊举兵造反,当地首富有一位姓武的全力支持,李渊对他说过会报答他的,没想到姓武的后代出了个武媚娘,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的,李渊,李治,武媚娘改大唐为周,斩杀了很多的忠臣良将,虽然他的儿子又把周改为了***,但又经过唐玄宗的安史之乱,***王朝已经衰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的,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要考虑最坏的结果,却要往最好的方向去做
唐朝怎么灭亡的,是谁灭了唐朝?
唐朝是被朱温给灭亡的。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扩展资料: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怎么灭亡的,是谁灭了唐朝?
唐朝灭亡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七年的“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盛极而衰从此一蹶不振,其次是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政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
再有就是唐朝中后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方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无兵可用最终在公元907年唐朝被藩镇势力朱温所灭。
唐朝的灭亡还是有点复杂,并不是单一的谁灭了唐朝这么简单。唐朝在公元907年被节度使朱温取代建立了后梁,所以唐朝的灭亡者是朱温。但自从安史之乱以后,繁荣富强的***也陷入了东周的模式,各个节度使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唐朝中央难以再有效控制番镇,***实际上已经陷入军阀割据的时期,直到朱温动了手,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门户,才有了五代十国。
唐朝是被朱温灭亡的,唐朝由于遭受了安史之乱后,整个国家国力的衰弱,安史之乱之后农民起义军越平越多,连年干旱,外忧内患,中央力量越来越弱,各路军阀割据土地,开始了藩镇割据,***被四分五裂。
唐朝的中央集权越来越弱,被各地的藩镇架空,最终被藩镇灭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造成唐朝灭亡历史教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造成唐朝灭亡历史教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