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图

kodinid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朝明朝历史对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作为一个汉人,在了解明末清初的历史后,并不会痛恨清朝?
  2. 明朝没有自己的史官吗?为何明朝历史被清朝黑的一塌糊涂?

为什么作为一个汉人,在了解明末清初的历史后,并不会痛恨清朝?

哦,如果有这样的***,那么他是以下几种人。

1.具有汉奸基因,祖上就是追随满清入关的那部分包衣奴才,做为不忘祖先的后人自然要力挺清朝。

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曾在清朝获得利益的群体的部分后代,满清入主中原后,大批***为清朝效命,获得了利益,做为受益人,自然要为清朝说话。

3.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部分公知,做为西方垃圾文化思想中国的代言人,自然要否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贬低先进的明朝,吹捧落后的奴隶制满清,就是他们的选择。

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关键节点被落后的满清打断,同时停滞了几百年的发展。这一点是公知们不愿承认的。

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部分历史学者的不同学术观点,以及部分历史爱好者的不同见解。

这部分人极少。

综上所述,有出题人看法的基本不是好人。

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以说,绝大多数了解历史的有良知的中国人,是挽惜明朝,痛恨清朝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对于题主来说,我想打个比方。

你爷爷的时代,突然冲进来一伙土匪,将你爷爷打成残疾,将你家的财产抢劫一空,还将你奶奶***了。

后来这伙土匪被当地***招安了,成为地方保安部队,成为官方认可的军队

试问,你作为后代就不会痛恨最初的这伙土匪了吗?

如果提问的题主不仇恨这种事,萨沙只能说你的气量太大了,全世界没有几个人强过你。

西方的史学观念是很明确的,***就是***,有组织***就是***,这是不分民族、种族、族群的暴行。

任何一伙人,无论他是什么人,只要对某一个族群做过***烧杀甚至屠城的事情,就必然会得到痛恨。

这就是洗白提问,如果人民生活再不好也好过异族统治,我猜是哪个大炮的提问,因为他就是螨虫!我就说一个很简单道理,你爸打你和外人打你感觉是不是不一样?满虫偏偏抓住生活不好去为自己洗白有用吗?如果人民生活再不好,人民至少有尊严啊!?至少还有一个家呀!饿几天不至于这么要下跪来求得饭吃吧?像这种提问就是为了世界上所有民族统治中国都是合法的做铺垫准备的!


恰恰相反,了解明末清初那段历史之后,相信任何一个情商正常的***都会加倍痛恨清朝。先不论华夷之别、文字狱,也不论清朝后期***孱弱、闭关锁国,没跟上世界的发展而给华夏大地带来的深重苦难。

“剃发令”了解一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再了解一下。

清朝刚入关,摄政王多尔衮就***取了“剃发易服”的政策,让中原***抛弃原有的衣冠发式,改学满洲。

起初,清廷相当谨慎,多尔衮同母弟、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后发布的告示宣称“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言下之意,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剃发,想借此谄媚本朝没门。

顺治二年,清军的局面越来越好,基本控制了中原,多尔衮便再次颁发“剃发令”,号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注意,这个口号可不仅仅是口号,清军是真的这么执行,头发和头颅任选一个。嘉定三屠便因此而起。

但***受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便是不孝,轻易不剪发。何况这根本不是剃不剃发的问题,而是伤到了文化底子。

你满清要改朝换代就改呗,反正末期的明廷也不怎么样,老百姓日子苦得很,对明朝不满的大有人在,未尝不希望出现一个更好的朝廷。

可剃发令一下,人们就发现清廷不但想让大家放弃明朝,还想让大家放弃传承了几千年的一些东西。这怎么可以?立刻引起了大规模的反抗。

嘉定(今上海嘉定)的书生候峒曾、黄淳耀揭竿而起,***了十几万人反清。但是,这些人都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百姓,并非士兵,人数虽多,压根不是清军的对手,很快被清朝的吴淞总兵李成栋镇压。

李成栋原是李自成起义军将领,后跟随高杰降明,又降清,是明清版本的“三姓家奴”,为讨好新主子,下令屠城,约3万多人遇害,这是一屠。

明朝没有自己的史官吗?为何明朝历史被清朝黑的一塌糊涂?

明朝有自己的历史还很多,比如《明皇从信录》比如《明朝记事》《明皇典要》《崇祯朝记事录》《皇明事法录》《皇明资治通记》《明末记事备》《明记编年十二卷》等等带明的一百多本记事书籍,可惜都被清朝修明史,和乾隆修四库全书全毁掉了,甚至有人私下记下的史书《明末记事》等也被满门抄斩,毁掉。除了纪事类,如《天工开物》《明军武备志》等军事科技类书籍,只因为里面带了夷狄字眼,统统被毁。

兴趣的可以搜搜《四库禁毁书丛刊》看看乾隆到底毁了多少书,易中天骂乾隆是王八蛋有道理的,这厮借修四库全书,毁书篡书无数。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史明实录都是清朝经过层层筛选篡改过的。

下面我发几张《四库禁毁书丛刊目录》记载被四库全书毁掉的书名目录,这只是一小部分,后面还有一大堆被毁掉的书名目录。

明朝是有史官的,而清修《明史》并没有黑明朝。有这样认识的人基本上是人云亦云,或者是为了黑而黑,就是纯粹的看不上清朝。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对比,比一比就知道谁在黑了。举几个大家比较熟知的历史事件让大家自行判断。

第一朱标的出生之谜?

据明朝编纂的《南京太常寺日志》记载,太子朱标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李淑妃所生。但李淑妃他爹是朱标出生后才投奔朱元璋的,况且朱标出生时李淑妃才八岁左右,怎么可能生下朱标?

《明史》记载朱标和生母存疑的朱棣同为马皇后所生。

第二应州大捷死亡人数之谜。

  • 应州大捷大概的情况(就不细说了)就是蒙古小王子率领五万铁骑犯大同,正好碰见了偷跑出来的,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率领五万明军和蒙古军队鏖战一天多,并亲自上阵杀敌手刃一名敌军,击退了蒙古小王子。但最后双方的伤亡数字就有点意思了,《明武宗实录》记载“蒙古军阵亡16人,明军阵亡52人”双方十来万人在一起打了一天,而明武宗还亲***了一名敌兵,结果加在一起死了不到一百人。你可以想一想。
  • 而清朝人大概也和你一样不相信这种奇葩的事,但又找不到具体的伤亡数字,所以《明史》直接选择不写伤亡数字,只写战斗的过程。
  • 第三方孝孺灭十族事件
  • 方孝孺灭十族最早的出处是祝枝山写的《野记》,之后有一些民间的,半官方等等记载则越写越邪乎,说方孝孺被杀十族,共计873人,最后只有一幼子逃脱,隐姓埋名存活于世。
  • 而《明史》并没有说过方孝孺被杀十族的事,只说他被夷其族(大概率是只有父系亲戚跟着吃瓜烙了),并没有说夷了几族,杀了多少人。
  • 至于其它的比如火烧庆功楼,送徐达蒸鹅什么的,《明史》根本就没说过。所以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明史》,自己做出判断,看看到底是不是在黑明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朝与明朝的历史对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清朝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