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唐朝官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唐朝官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官员怎么称呼六部官员?
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唐朝中央官制
三公三师: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宰相: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尚书仆射
三省/六省: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殿中省、秘书省、内侍省
六部:
唐朝一个地方的官都有哪些?比如:左仆射,右仆射,都督什么的?
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
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士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县的长官不分大小统称令。京县令,正五品上;畿县令,正六品上;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中下县令,从七品上;下县令,从七品下。佐官有县丞、主簿、县尉等(京县增设录事2人);唐代叫李迈官员人都有那些记载?
李迈,字彦超。
衣锦乡人。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进士。性正直,曾随安南节度使高骈,讨平李涿余党。被赐以金章紫绶,晋秩光禄大夫。乾符年间,奉诏随招讨使曾元裕,追斩王仙芝有功,拜兵部尚书。唐朝时各级官员有哪些?
三公九卿。九卿是
太常寺 光禄寺 卫尉寺 宗正寺 太仆寺 大理寺 鸿胪寺
司农寺 太府寺 的最高长官。是主管事务的机关
而且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长官为宰相。六部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是主管政委的机关。
另外还有侍从机机构,包括殿中省、内侍省、学士院、内枢密使。一般来说翰林学士就属于这些部门。
此外还有负责监督纠察百官的御史台。主要官员就是御史大夫。
各个品级的官员主要有以下:
1、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2、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3、正二品:特进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前后共经历了289年的历史,各级的官员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下面就例举介绍一些比较出名的官员。
1.程咬金 他乃唐朝的开国元勋,是唐朝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他原本为隋朝将领,但是却遭到上级的压迫和不信任,后投靠了李渊,归降了唐朝,并得到重用。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敬仰,陈咬金死后被追封为“骠骑大将军”。
2.秦叔宝 他也是唐朝的开国将领,被我们老百姓熟知的是他与尉迟恭作为门神被人供奉起来。秦琼一直以他的彪悍勇猛闻名于世,曾经也是隋朝大将,和程咬金共侍一主,但是因不满上级的为人和程咬金一同归降唐朝,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3.房玄龄 他是唐朝的开国宰相,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此人大才受到李世民的重用,他也一生追随着李世民出生入死,开国定天下,也尝遍了立国创业的艰辛,他病逝后被追封为“太尉”。4.狄仁杰 他为唐朝和武周时期的政治家,现如今很多的***作品都有关于他的描述被我们所熟知。他一生做的最大的成就就是规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延续了唐朝社稷。他病逝后追封为“文昌右相”。
在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皇权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百官权利制约是制约皇帝胡作非为的机制,但是这两者之间的权利平衡一直是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斗争来源,而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是皇帝与百官之间的一种完美典范,特别是在唐太宗时期,更是有利于吏治的建设,所以此问山人认为应该围绕三省六部制度去分析唐代的中央官制与地方官职: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唐朝官员品级是古代官员等级制度,唐朝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包含官爵,文武职官,勋位等品阶。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员,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上。会昌二年(842),御史大夫升正三品,御史中丞正四品下。御史台下属三院:
台院: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令史、书令史、亭长、掌田为流外官。
殿院: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
察院:监察御史十人,分察六部及地方州县,秩正八品上。
九寺:长官为卿。太常卿正三品,其余从三品;副长官为少卿,太常少卿正四品上,其余少卿从四品上。寺下设署,分上中下***,上署令从七品下,丞从八品下;中署令正八品上,丞正九品上;下署令正八品下,丞正九品下。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1.道州县。据《旧唐书 地理志》的记载,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有358州,1551县。州县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发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近京之州称辅州,京都所在县名赤县,京之旁邑谓畿县,此外还有雄、望、紧、上、中、下等级,一般也是按户口多少而定的.州的长官为刺史。
2.都督与都护。为了管理周边少数民族事务,唐代还在边疆地区设置了都护府,所谓“都护”,其意本为监察,《新唐书·;百官志》说:“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罪过,总判府事”。唐从贞观到天宝间,先后设置过六个都护府:①安东都护府;②安南都护府;③安西都护府(治龟兹);④安北都护府;⑤单于都护府;⑥北庭都护府。此外,高宗时设昆陵都护府(治碎叶川以东),蒙池都护府(治碎叶川以西),均隶属安西都护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唐朝官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唐朝官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