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被遗忘的历史明朝火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被遗忘的历史明朝火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火器有多强?
明代的火器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 如火铳、火炮等武器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还对火器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其威力和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当时的火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展示了明代在军事技术方面的成就。
明朝不是有火器吗?为什么清朝打仗还用冷兵器?
答:大家都知道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明朝著名的冒险家万户,就设计了最原始的火箭,把自己射向天空,成为了人类航天探索的先驱。与西方火器相比,明朝赢在了起跑线上,这就是当时(相对)先进的原因。 由于中国文化重德不已重击的原因,导致读书做官的人有文化没有科技知识,摆弄火器的人有技术又没有文化,对火器的设计、构造、强度等,缺少材料学的知识,更没有标准化的概念;对火药的成份配比,燃爆的强度速率,缺少化学的分析研究;对火器的瞄准射击,弹丸的飞行,缺少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导致了火器粗制滥造,***不一,不仅使用危险(炸膛),而且使用威力大打折扣。火器使用逐渐被冷落,火器营沦为声势很大、作用一般的唬人“炮仗队”。 于此同时,在西方,伴随以科技为先导的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火器得以系统研究和分类制造并广泛使用,以其先进性逐渐取代了冷兵器,成为炮兵、步兵、骑兵、水兵的标配。中国老师不但落伍了,而且还要聘请这些学生(最早是葡萄牙人,然后是德国人)当顾问。清朝入主中原后,明朝遗留的弊端没有解决,而且统治者更缺少开眼看世界的能力,除了向西方买入“红衣大炮”之类笨重火器用于城防、海防,基本上没有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机动部队。因为,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传统(中国人通病),这就是骑在马背上,用弓箭大刀得心应手夺天下;况且,这些冷兵器对付使用锄头扁担菜刀的农民起义,已足也! 清朝回到冷兵器时代,是盲目的自信和守旧、对科学的无知、对外部世界的无知综合造成。它的梦醒,是八旗骑兵与英法炮、步兵联军在北京郊八里桥的对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8月21日),洋火器全胜冷兵器。教训是深刻的,3万人不敌8千人,大批不屈的蒙满勇士瞪着眼死去。代价是惨痛的,不仅生灵涂炭,清***还被迫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条约。
所以说落后就要被挨打!
众所周知,火药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发明。唐朝末年已经初步用于战场上,宋朝由于战争频繁,火药也是广泛用于现场上,由此还出现了突火枪、火铳、霹雳炮等杀伤性更大的火器。
(火铳)
到了明朝(1368~1644年),虽然距离宋朝(960~1279年)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火器的威力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提高,反而是种类更加的丰富多样。陆上火器有改进的火铳,鸟铳、三眼铳、集束火箭、神火飞鸦等。火炮有引进欧洲的红夷大炮以及自己改进的神威大将军炮、虎蹲炮、无敌大将军炮……明朝时还有地雷和水雷,中国是最先使用这两种雷的国家。
(红夷大炮)
虽然明朝军队先后装备了那么多种类的火器,但是我们可以从史书中看到,明朝主流的武器装备,依然是刀枪剑弩等冷兵器,火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装备。
(明朝火器部队——神机营)
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有多种,客观因素是明朝虽然有火器,而且种类丰富多样,但是杀伤力有限,射程太近,主流装备火铳射程可以达到100米以上,有效射程50米左右,达到穿甲能力只能在30米左右,也就是想要穿透敌方铠甲,需要在三十米内,清军的八旗军队,一个冲锋就不止三十米,而且这些火器装填麻烦、速度慢。当时的制造、维护(这个时期的火器容易炸膛、***还容易堵塞管道)成本太高,军费开支太大,而且清军也是有火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被遗忘的历史明朝火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被遗忘的历史明朝火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