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kodinid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时期散文历史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代的散文和韵文分别是什么?
  2. 唐代散文发展分期?
  3. 唐朝的“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什么文?
  4. 师说是唐代散文中一篇重要的文体?

唐代的散文和韵文分别是什么?

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散文一般字数较长.古代韵文指有韵的文体.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与散文相对,如诗、赋、词、曲和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韵文字数有长有短.

唐代散文发展分期?

唐代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时期(618~741),是古文运动的发轫期。

第二时期(742~805),是古文运动***的酝酿期,涌现了一批散文改革的倡导者。

第三时期(805~859),是古文运动盛极而衰的时期。

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时期(860~907),这一时期进入了唐朝季世,古文运动衰微,小品文却异军突起,出现了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一批穷愁之士。

唐朝的“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什么文?

所谓“古文”,即散体文,站在宋人的立足点上,似可泛指五代以前的散体文;而就古文家的理想范型而言,古文的典范则是先秦两汉的散体文。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这一运动发起于中唐,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意在反对当时盛行的骈文,回复先秦两汉的文章传统,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写了大量优秀散文,所以韩愈也被公认为古文运动的领袖。

师说是唐代散文中一篇重要的文体?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时期散文的历史特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散文 古文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