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时期中日有哪些主要的文化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之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之鉴真东渡
过渡:除了来往日益频繁的遣唐使,还有六次东渡日本的一位僧人为中日文化交流,
1.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其中历时12年,虽然双目失明,但最终第六次达到日本。
2.他在日本传播佛经,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教师总结:鉴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终到日本,中日两国人民的赞扬与称颂更是表达对鉴真的崇敬之情。
3.中印文化交流之玄奘西行
过渡:鉴真的持之以恒,令人折服,在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同样,组织“重走玄奘西行路”活动,创设情境,穿越历史,重走西行之路。
从《玄奘西行与归国路线图》中,可以看到玄奘西行路是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最终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游学。
展示《大唐西域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玄奘西行带来哪些丰硕成果?
1、语言文字方面
在公元前后,大和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后来经过汉文字的传播,公元5世纪后,汉字开始在日本列岛上正式使用。
隋唐时期,伴随着大量的使团、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其成员大多文化素养较高,对文化的理解度和吸收度较好,对于汉文字的学习也更深入。由此日本一些有识之士便着眼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在消化汉字的基础上借用汉字的读音来标记其语言; 借用汉字的训读音来
1300多年前中日第一场海战,唐朝为何能大败日本?
前言:中日甲午海战,明明北洋水师无论在舰艇的数量上,武器火炮配备上完全强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况且自洋务运动以来,北洋舰队在世界上也是排名前列,没想到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打的几乎团灭,真的是丧权辱国,而后更是签了一大撂不平等条约。其实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当时的唐朝与日本也爆发过一场海战,但是这一战,可是国人扬眉吐气一战,打的日本海船损伤无数!
此事发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唐朝、新罗联军将军力皆数倍于己的日本、百济联军在朝鲜半岛的白江口打得大败,堪称一次经典海战。
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日方兵力42000人,战船1000多艘;唐朝兵力13000人,战船170艘。乍一看好像实力相差悬殊,但是靠着大将刘仁轨指挥得当,分成左右两路战队,将日战船分割包围,加之日军战船吨位明显小于唐朝战船,其船只在一起相互碰撞无法动弹,很快阵型大乱。最终打败日军。
《旧唐书刘仁轨》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
《新唐书刘裴娄》载:“遇倭人白江口,四战皆克,焚四百艘,海水为丹。”
《日本书纪天智纪》说:“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坚阵之军。***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
此战最终日军所有战船都被焚毁,被杀死和溺死的士兵达1万多人,海战以***完胜告终,虽然在兵力上,在舰船数量上远远不如日本,但是最后还是击溃日军,相比大清朝号称世界前列的北洋水师,被人打的全军覆没,为之汗颜!唏嘘不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