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朝代吗

kodinid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最鼎盛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鼎盛时期有多强?
  2. 明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有多大,难道真的不如清朝时的大吗?
  3. 明朝史上的最强内阁是哪几个时期?

明朝鼎盛时期有多强?

明朝鼎盛时期体现在太祖成祖二代,疆域北到***儿海,覆灭元孽;南到交趾,覆灭南越′伪国;西到哈密,设玉门关外七卫;东到鸭绿江边。未有新拓之地,中国土地上仍有乌斯藏、东察合台汗国等国。

明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有多大,难道真的不如清朝时的大吗?

大明鼎盛时期780多万,实控制区汉地十八省,中晚期也就300多万不到400万,东北到铁岭,东北核心城市是锦州跟抚顺,别跟我说奴儿干都司,实际上那个机构才存在了二十来年。内蒙南部属于大明,西北到甘肃,西南也就到四川大清最大1317万,宣统帝禅让给民国1180左右。其实自从大唐之后汉人已经一千多年没有新疆如果不是大清消灭了准格尔,新疆在***王朝也不会成为自古以来………总之大明实际上比大清小很多很多

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朝代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在永乐大帝朱棣时期疆域达到鼎盛,领土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北收女真诸部,设奴儿干都司,先为流官后改成卫所制度,和内蒙古地区,南吞安南,置交趾布政司,西南三宣六慰,西据乌思藏,封四***王,镇守西藏,青海朵甘都司,新疆东部哈密卫,西部亦力把里指挥使司【其史料不祥】,南洋旧港宣慰司,还有一个和帖木儿接壤的元帅府,这些是有效统治区,如果加上受明朝册封的蒙古部落【没有实施有效统治,但臣服明朝】,明朝疆土可达1800万平方公里。

明成祖朱棣对这些区域的民族,是尊重习俗,给予高度的自治权,按时向中央朝贡物品【赋税】,不奉贡者中央会派官员去追收问责,即使是如外藩朝鲜,永乐北伐还征收了其数万马匹,永乐皇帝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多民族融合,形成了中国向心力,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

清朝疆域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蒙古,新疆,***等民族由理藩院管辖,清朝基本上继承明朝疆域和民族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管理力度,巩固了统治,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如果论奉诏朝贡区域明朝鼎盛时远超过清朝,按有效统治清朝乾隆时比明朝多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朝代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大明锦衣卫

疆域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但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比疆域更重要的,国家的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百姓是否有做人的尊严,是否有做人的乐趣;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等国计民生方面是否发达,是否达到或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当今世界主要领土大国,四百年前无疑疆域都没有超过中国,俄罗斯也是近四百年开始疯狂扩张,美加还没有建国;在满清扩张的同时,他们在扩张;在满清割地赔款的同时,他们在扩张。

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朝代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的领土,清确实有贡献,只是跟其他领土大国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我们在割地赔款的同时,因为两次鸦片战争,因为甲午海战,因为八国联军侵华,在满清***无能的前提下,因为领土广大,农民饿不死,可以半死不活的苟活着,中国就被一次次工业革命所抛弃 ,割地赔款,国家沦陷,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西欧各国加起来领土同中国相当,他们养育的人口,他们的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等方面哪一个因为国土小,而落后于世界。哪一个不是领先于世界,领先于中国,领先于强大的俄罗斯五十年以上。

只有国土上的人能得到真正的实惠,能有尊严的生活,能有做人的乐趣才是国家的根本。如果不能精细管理,就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比如花瓶,当然有用,但绝不是最有用的,地主是比不过资本家的。

实际上整个封建王朝,包括清朝前期。在边疆问题上都是属于势力范围,朝廷实施羁糜政策,边疆少数民族一直是自治状态。一直到清道光后,西方殖民地开始直面我们的时候,才开始立界修碑。

明朝史上的最强内阁是哪几个时期?

明朝内阁最强势的是哪个?

了解一下明朝内阁的来历!

明朝政治制度最初是沿袭元朝朱元璋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四辅官,直接听命于皇帝,事实上就是皇帝直接掌握六部事物,进一步加强皇权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照宋制,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源殿、东殿,四处大学士,后来又设文华殿,召集大儒辅导太子,其主要扮演皇帝私人顾问的角色,并没有政治权利。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内阁的真正建立,则是在明成祖期间。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非常希望独揽大权,但“热衷于御驾亲征”的他并不能同时总揽政务,于是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应运而生,内阁制度由此建立!

内阁的发展


虽然此时内阁已经建立,朱棣也赋予了内阁议政的权利,但是“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因此,严格来说,朱棣的内阁,依旧还是一个议政机构,并不是权利机构!

  1. 永乐年间,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兼管六部,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2.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三杨辅政,一度内阁形成了完善的政务流程:下面呈递上来的奏章,通政使司汇总,交由内阁处理,草拟处理意见,交由皇帝审批,下发。
  3. 仁宗朱高炽时期,升东宫旧臣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两人更是兼具尚书之位,自此内阁逐渐崭露头角。
  4. 明代宗朱祁钰时期,内阁权利进一步扩大,到了成化年间,内阁已经成了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5. 明武宗、明世宗时期,内阁已经位列六部之前,地位大大提高,内阁大学士已经是有实无名的宰相
  6. 而到了嘉靖年间,内阁开始把控皇帝,权臣严嵩执政期间,专擅朝政,权利早就不是宰相可比!


但严嵩内阁并不是最强势的内阁,最强势的内阁还要当属张居正内阁!

内阁经过嘉靖、隆庆年间的发展。万历年间内阁已经达到极盛,后来经过张居正改革,内阁成为***运转中枢,此时,张居正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有人说,明朝后期,内阁权利完全凌驾于皇权之上。甚至有废除皇帝的权利,是明朝[_a***_]的原因之一。其实不然!


明朝皇帝的***无度是出了名的,在某种程度上,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令皇权失衡,如果遇上昏庸无道的君主,会进一步助长宦官势力,国家存亡就在一瞬间。内阁制度的兴起,大大打消了宦官势力的嚣张气焰,并且,从明朝历史看来,内阁人才济济,并且有制衡皇帝的能力,皇帝不能再胡来,凭借完善的流程,即使皇帝足不出户,不理朝政,国家机器也能平稳运转!

(关注@微历史看客,每天更新不一样的历史资讯,分享不一样的过往!)

宣德至正统时期的内阁被称为“三杨内阁”。他们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明代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他们因此被史家视为名臣三杨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才干、长项,而是彼此特点能够互补。三人中的杨溥是个老学究,善于抓文化工作;杨荣有谋略,擅长军事工作,且性格幽默;杨士奇的长项是行政能力强。正是这种能力上的互相搭配,加上皇帝的“清醒”,不迷糊,造就了仁宣之治。明朝277年历史,在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以及战争的洗礼后,到了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时期,经济文化水平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仁宣致治"。

其他偶推荐

解缙(这位老同志虽然政治不怎么好,可是文学功底极强,是《永乐大典》的主编,老学究)、李贤(曾经为著名于谦北京保卫战那位名人平冤)、商辂(也是有极强的文学水平、曾拿到秀才、举人、进士全部第一,在明代仅此一位,老商独此一家)、李东阳(曾除去乱国太监,八虎之首刘瑾,打虎英雄)、杨廷和(不仅除去刘瑾,还维持了武宗时期的混乱局面,并选了接替武宗的皇帝,练家高高手)、夏言(赫赫业业,为嘉靖皇帝整理朝政,使大明王朝重现生机,老实人一个)、徐阶(除去贪官严嵩,而且提拔张居正,使大明王朝出现希望,是万历新政的奠基人,希望之星)、高拱(曾派潘季驯治理黄河,还平定了广东,也是个猛人)、张居正(万历新政创始人,而且权力十分之大,不过明朝在这个时期休养生息,开始出现好转,***先生评价他是“明朝唯一的宰相”,张大虾)、沈一贯(虽说是个老滑头,但很巧地解决了万历的皇太子问题,人家聪明,会做人,)、叶向高(东林党最聪明的人,可惜被魏忠贤搞掉了)。

明朝的内阁开始于建文四年,起初是皇帝的咨事机构,后权力逐渐变大,最强如果指的是权力,则是明世宗时期的严嵩内阁,当时的内阁可以压制六部,因为皇帝不管事,很多事都是内阁决定后再呈报皇帝,或者不报;如果指的是能力,那应该是张居正的内阁,张居正辅政时期,使国家出现了难得的中兴局面,尤其是国家积弱已久,张居正算是力挽狂澜,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喘了口气,仅是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望补充。

明朝历史上最强内阁应该有6个时期:

明永乐16年到正统11年间的杨荣、杨士奇、杨溥内阁,史称“三杨辅政”;

明隆庆5年到万历10年间的高拱、张居正内阁;

明万历40年到42年及天启元年到4年间的叶向高内阁;

正德7年到10年及正德12年到嘉靖3年间的杨廷和内阁;

明嘉靖41年到隆庆2年间的徐阶内阁;

弘治11年到正德元年间的刘健内阁。

(三杨)

1、杨士奇(公元1366-1444),明代宰相、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四朝元老,入阁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编撰。

2、杨荣(公元1371-1440),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成祖时成就最为突出,后助宣宗平叛。杨荣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被比作明朝的姚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是历史最鼎盛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内阁 明朝 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