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农业历史大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农业历史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农业经济的变化和积极影响?
明代农业经济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其次,农作物品种增多,粮食产量提高。
最后,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这些变化对明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最后,这些变化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减少农民起义等社会动荡的发生。
明代的农业科技作品有哪些?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经过长时段的积累,明代出现了一些农业科技作品!例如,农政全书,例如,天工开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作品?积累是原因之一,国家的重视,也是重要原因!但因为明代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社会逐渐停滞,所以,科技成果多总结性,而非突破性!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
2、《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3、《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4、《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明朝农业经济不如南宋的原因?
宋朝全盛时其经济总量约为当时全世界经济总量的75%,并且手工业也比较发达。并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后来随着13世纪蒙古入侵,宋朝的生产力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宋朝三百年以来的辉煌成就毁于一旦,大量人口被***,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尽毁,无数财富损失殆尽,基本摧毁了中国的文明,当时的蒙古刚刚进入奴隶社会,是一个相当落后的政权,落后的统治方式是不可能领导先进的文明的。所以即便是后来的明朝,也无法恢复到宋朝的经济。
宋朝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大国,有宋朝的商业力量要远远高于农业力量,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罕见的时期,所以有宋朝农业情况就要远远低于明朝,这其中也有宋朝国土狭小的原因。
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为明朝后世的经济发展打下极为牢固的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农业历史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农业历史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