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胡惟庸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胡惟庸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胡惟庸怎么死的?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胡尚义是胡惟庸的女儿吗?
胡尚义不是胡惟庸的女儿。
胡尚义的命运其实早在她收养胡善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靖难之役后景清的两个孩子若微和蔓茵活了下来,若微被孙愚救走而蔓茵则被太子朱高炽救了下来,后来朱高炽把蔓茵交给胡尚义抚养,胡尚义本来是想把她送走,因为收养靖难遗孤可是死罪,但因为自己没有孩子,而且觉得这个小女孩聪明伶俐就把她留了下来,还给她改名为胡善祥,让她叫自己姑姑。
胡尚义不是胡惟庸的女儿。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1355年其归顺朱元璋于和州,为元帅府奏差。在任左丞相期间,专权树党,威胁皇权,于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至此,明朝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我找李善长后人,我是李善长之子源清公之后?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
明朝开国功臣。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明初党争争的是什么?淮西浙东两派实力差距巨大,朱标也早确定了太子之位,争什么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中国古代的所谓党争是指大臣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而不是君臣之间的争斗。懿文太子朱标名分早定,早在吴元年,朱标便被刚刚称王的明太祖朱元璋立为了吴王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开元建国伊始便正式册立朱标为皇太子。换言之,朱标明王朝建立的第一刻起便是皇太子、是储君!他与所有大臣、甚至兄弟的关系是“君臣”。因此,任何针对朱标的阴谋、争斗都不能称其为党争,而应该叫“谋逆”,只不过是略降一等的谋逆而已。所以,无论明王朝初期是否存在党争,都不可能和朱标扯上关系。更何况,自洪武十年起,朱元璋就下旨:“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也就是说,自洪武十年起直到去世,朱标整整当了十五年的“见习皇帝”。除非他想要抢班夺权,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卷入大臣之间的党争。为什么?因为朱元璋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其他任何一个儿子,朱标没有竞争对手,争什么?
再说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这两大集团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洪武初年公侯伯的数量便可以看得出。洪武初年拥有封爵者绝大多数都出自淮西集团,级别最高的公爵则全部被淮西集团垄断!作为浙东集团领军人物之一的刘基仅仅获得了一个诚意伯爵位。有仅此一点、高下立判,浙东集团还没有资格和能力与淮西集团发生所谓党争。洪武初年的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一文一武都出自淮西集团,武将则近乎全部出自淮西集团。甚至李善长的接班人胡惟庸,也同样是出自淮西集团!换言之,无论是行政系统还是军队系统,全部为淮西集团所把控。往大了说,就连朱元璋本人也同样属于广义的淮西集团!再看刘基的位置在哪?御史台,也就是后来的都察院,监察机构而已。当然,刘基还兼着太史令,同样是个实权不大的职务,其他人可想而知。就这样一个所谓浙东集团,无论如何也是无力与淮西集团争雄的。
朱元璋本人对浙东集团实际上从来就没真正信任过,对这帮与元廷和张士诚关系错综复杂的文人,朱元璋一直都是且用且防,他更信任的还是自己从老家带出来的淮西子弟兵。不能因为洪武二十五年之后朱元璋对淮西集团大开杀戒就否定这一点,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对淮西集团还是相当信任和倚重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又要留着浙东集团呢?首先,在打天下阶段,这些人的谋略还是有用的,打天下不仅要靠武夫,也需要文臣,但是这方面是淮西集团的短板,除了李善长、胡惟庸,淮西集团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文臣、谋士。在明王朝***建国之后,更加需要治国的文臣,武夫除了守土和添乱,没多大用处。但是,新近招揽和开科取士的文臣根基尚浅、业务也不熟悉,朱元璋还需要浙东集团帮自己治天下、带徒弟。
除此之外,恐怕就是监视淮西集团了。虽然淮西集团是朱元璋的旧班底,但任何帝王对臣下的信任都不是绝对的。淮西集团盘根错节、打断骨头连着筋,用淮西人监视淮西人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候,浙东集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和淮西集团没太多私人关系,可以更好地监视淮西集团这帮骄兵悍将!这恐怕就是朱元璋把刘基安排到御史台担任御史中丞的目的所在,毕竟浙东集团的根基要比新人深得多,更能镇得住局面一些。用新人或许关系更加泾渭分明,但毕竟实力和资历太浅,很难达到作用。而且,还容易导致新人站队,适得其反。
但是,浙东集团的作用仅此而已,充其量就是作为监视淮西集团的一双眼睛。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淮西集团硬碰硬,朱元璋也不可能允许浙东集团有这样的能力!当然,朱元璋对淮西集团有些不便出面、不想出面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浙东集团来解决,一举两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胡惟庸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胡惟庸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