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和收获

kodinid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南海给你什么感想?
  2. 明朝大臣嘴里的“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是怎么回事?

明代南海给你什么感想?

明代基于巩固南海安全,保护海上贸易,不断发展以海防为核心的海疆文化,特别重视海南岛行政划分和岛内治理,建立由卫所、水寨、烽堠组成的海防体系,编绘南海地图和加强海洋意识,有力地维护南海领土***,标志着南海海疆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明朝大臣嘴里的“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是怎么回事?

河套,现在一般理解是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流域,是整个黄河流域里土地最肥沃的地区。

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和收获-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明朝的河套概念,其实面积更大。《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河套东至山西偏头关,西至宁夏镇,东西可二千里,南至边墙,北至黄河,远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百里。”其面积之大,令人咂舌。

河套本来是在明朝手里,后来俺答汗归顺,迁移到河套,所以又被蔑称为“套虏”。

直到嘉靖年间,曾铣主张收复河套,曾的职务其实兵部侍郎、总督三边军务,即管理陕西定边、安边、靖边防务,距离河套很近。

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和收获-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最牛的一次战绩是只带了数千军马,竟然阻击了蒙古十万骑兵,堪称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意识到河套的战略地位,上奏折建议出兵收复河套。

而这时嘉靖皇帝专心修道,不愿意被打扰,也怕花银子。

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和收获-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件事发生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源自于嘉靖年间的曾铣冤案,曾铣曾上书请求收复河套地区,却最终被处斩。而这件事情表面上看似乎是关于是否收复河套的争论,实际上是严嵩和夏言政治斗争的结果罢了。

河套平原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古语有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足见其富饶。不过除了水草丰美之外,河套地区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嘉靖年间,蒙古人已经盘踞河套地区很多年了,对陕西乃至整个北方的战略防御都构成了极大威胁,出河套地区向东可以直接进攻宣府大同,威胁京师安全;向西则可以袭扰延安、宁夏、甘肃等地,河套地区不收复,西北边陲将永无宁日。

当然,想要收复河套地区也极为不易,此处有黄河之险、群山之利,敌人可以利用地理优势来阻挡明军的进攻。迎儿,明孝宗、明武宗两代皇帝均想收复河套地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明朝嘉靖年间,曾铣出任陕西总督,总督陕西榆林的定边、安边、靖边“三边”事务,曾铣治军严明,曾多次率兵抵御俺答对边关的袭扰。为了彻底解决边患,曾铣于是制定了收复河套地区的***,并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就此上书朝廷。

当有位叫仇鸾的官员,任甘肃总兵,但之后因为阻挠军务,被时任陕西总督的曾铣上书弹劾,最终被革职查问,而此人正是权臣严嵩一党。

夏言时任首辅,其继室的父亲苏纲与曾铣关系很好,在曾铣上书请求收复河套之际,在夏言面前极力称赞曾铣。加之起初嘉庆皇帝对此提议也比较赞成,因而夏言也对此表示赞同,并极力向皇帝推荐曾铣。

对于这件事儿,谈的主要是嘉靖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的“议复河套”事件。这一***本来是平常的“国事建议”,结果变成严嵩借机争权***首辅的斗争。同时,也展现了“大礼议”后,明朝文武官员见风使舵的丑态。为日后海瑞骂朝臣“皆妇人也”提供了注脚。

(1)嘉靖和严嵩紧密合作各取所需

这件事儿充分展现了嘉靖皇帝刚愎自用、朝令夕改、果敢盲动的性格特点。嘉靖二十五,曾铣提出“收复河套”后,嘉靖对此大力支持。然而,在嘉靖二十七年正月突然改变态度,对曾铣大加批判。诸如说曾铣就比别人能耐之类的感性词语。

在此情况下,严嵩抓住时机对首辅夏言发动政治攻击。

一方面摘自己地责任:对支持曾铣的夏言说其专权,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支持曾铣的话。

一方面又为嘉靖和群臣找面子儿:嘉靖之前支持曾铣的行为,被说成受了曾铣地蒙蔽;群臣的两次反转丑态,被说成是因曾铣和夏言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传圣旨导致。顿时,群臣们有了大骂曾铣的由头。

起初,大部分官员反对曾铣的主张,一看皇帝支持曾铣变立刻转而支持曾铣。现在嘉靖食言了,肯定也得转而大骂曾铣呀。但毕竟之前自己支持过,如今严嵩这么一说,众人也就有了说辞。

夏言

“感言收复河套者,斩”。明朝大臣嘴里的这句话,说的是一件千古奇冤,冤案的主角名叫曾铣。不过,说到底曾铣之死是缘自一场官斗……

1、曾铣上书嘉靖引来杀身之祸

曾铣,是嘉靖八年的进士,曾巡按辽东,因功升职为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又改为巡抚山西,不久升职为兵部侍郎。嘉靖二十五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又因功增加薪俸一级。史载,曾铣喜好功名,加之为回报嘉靖的知遇之恩,想有所作为。

于是,曾铣把眼光投向河套地区。当时,河套地区被蒙古俺答部所占,对中原威胁巨大,他向嘉靖上书,而这封上书也最终要了他的命。信的大意如下:

蒙古俺答部占据河套近百年,孝宗、武宗想收复而不能。俺答以河套为基地,扰乱侵扰中原。封疆大臣中无人对陛下说要收复河套,因为这是军事重任,出现小闪失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祸及自身。我也知道此战凶危,但枕戈汗马,切齿痛心很久了。我私下谋划着,趁秋天马肥之机,怀强弓劲矢,对方聚兵进攻时,我们分散防守,让他们暂时得逞。等冬天水枯时,马无隔夜之粮,春寒阴雨时,土地干燥,对方优势渐弱,我们就占优了。到那时,请让我率精兵6万、山东***2000人,在春夏交接时带50天粮饷,水陆齐发,直捣敌人巢穴。炮火激荡,敌人肯定大败。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是万世社稷所依赖的办法。

2、曾铣的上书最初得到嘉靖赏识

曾铣写得有理有据,对敌情分析十分到位。为增加份量,他逐条上奏8项建议,还与延绥、宁夏的大臣***西起定边营、东至黄甫川修筑1500里边墙御敌。为此,他请求拨款金币10万,准备3年完工。奏章下到兵部后,兵部主事请求文武官吏商议此事。

嘉靖看到书信后下诏:“贼据河套为患很久了,我日夜惦念,边臣没有人来分担我的忧愁。曾铣倡导收复河套的提议很好,曾铣可与诸镇大臣悉心研究方略,给予修边费20万两。”要求10万,给了20万,曾铣信心大增,态度也更坚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完明朝历史的感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河套 嘉靖 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