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明朝的明成祖是谁

kodinid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朱棣为何被称为燕王?
  2. 明朝历史中,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到底是一位明君还是逆子?如何评价朱棣?
  3. 大明帝国明成祖时期的永乐盛世究竟有多“盛”?
  4. 明朝朱棣篡位对历史的发展是怎样的?

朱棣为何被称为燕王

朱棣被朱元璋封在了北京,元代北京为元大都,封在北京也是为了震慑北元势力。至于为什么叫燕王,那是在因为在周代,诸侯国之一的燕国都城就在蓟,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受封为亲王。在古代,亲王封号大多为一个字,即用周王朝分封诸侯国名,例如秦,燕,晋等等,这也是戏文中所谓一字并肩王的由来。

北平(燕京)是朱棣的封地,故而朱棣被称为燕王。

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明朝的明成祖是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懿文太子未死之前,朱棣纵有野心,但也不敢夺嫡,毕竟有朱元璋坐镇,容不得他乱来。懿文太子、太祖朱元璋相继过世之后,斯文儒雅的建文帝朱允炆一上位,朱棣在下属的怂恿之下,野心不可遏止地膨胀起来。遂挥军南下,一举“靖难之役”,稳稳当当地坐上了皇位,一代明君就这样堂而皇之地产生。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功绩繁多,无论是组织修撰《永乐大典》,还是派郑和西洋彰显国威,似乎都不及他迁都北京对后世的影响大。自明成祖迁都北京,明王朝政治经济中心全面转移,清朝继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继之,数百年京都龙脉旺盛,不曾衰竭。

明朝历史中,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到底是一位明君还是逆子?如何评价朱棣?

朱棣到底是明君,还是逆子。要看什么人来评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朱棣举事成功前,他无疑是逆臣贼子。毕竟从合法角度来说,朱元璋早就立朱标为太子,在朱标死后,又坚持让孙子朱允炆做皇位继承人。

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明朝的明成祖是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不死,朱棣也没胆量举事。毕竟自己的威望比不上自己老爹。但跟侄子朱允炆相比,自己又是在政治军事上要胜一筹。即便朱允炆不削蕃,朱棣也会有别的借口来举事。

而后在看朱棣夺取皇位之后的成就,光迁都北京就足以彪炳史册,天子守国门,面对的还是为患上百年的蒙古骑兵。想想南宋,为了避开蒙古锋芒,迁都杭州,苟延残喘于半壁江山。改被动为主动,这样的气魄才像一个君王该有的王者风范。

站在历史长度来看,朱棣够格为明君。再者,历史本就由胜利者书写。他若失败,就是钉在耻辱碑上的典型反面人物

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明朝的明成祖是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对待其父朱元璋的角度,朱棣的逆子之说没有根据。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朝有立嗣立长的祖制,所以长子朱标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之选,朱棣从来没有过僭越之心。只是后来朱标早死,朱元璋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应该说朱棣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或者就准备好了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那么朱棣在做什么呢?按照朱元璋的制度设计,除了继承皇位的皇子外,其余的都分封到各地当藩王,朱棣就被封到了如今的北京做燕王,直面蒙古的铁骑,朱棣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一方国土,保一方安宁,应该是在这方面,朱棣是很合格的,屡次亲征蒙古,努力的证明着朱元璋藩王制度的合理性。

朱允炆即位之后,由于削藩问题与几位藩王叔叔产生矛盾,朱棣就是其中的代表者,由于朱允炆威不足以服众,镇不住这几位叔叔,所以朱棣联合宁王朱权等起兵造反,夺了朱允炆的皇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从历史功绩上来看,朱棣称得上是一位明君,征蒙古,平安南,有效管理东北和西北,维护了帝国版图。命郑和下西洋,促进国际交流,编撰《永乐大典》,留下宝贵资料。尤其是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开创了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先河,毕竟当时元从中原撤走时间不长,在草原上还拥有强大的武力。可惜后来一手好牌被朱棣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打烂,一场土木堡之变之后,蒙古及后来的满清都对明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关于朱棣的历史评论,在很大一部分人中间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议:他到底是逆子还是明君?关于这一问题,个人觉得这完全是两个角度的问题,集逆子与明君于一身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元璋所指定的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说这是逆子无疑。

但一代明君李世民怎么样呢?他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还把他们的家人杀得干干净净,最后还逼其父李渊退位,要说这可比朱棣狠多了吧,应该是典型的逆子吧?

但历史是怎么评价李世民的?他被人称为明君!

古代封建帝王的传承不都是这样的么?

也有人会说:朱棣登基后大肆***建文旧制。但这不很正常么,如果是你,你愿意身边之人都是前朝旧臣么?你不害怕他们哪天背后捅刀子么?

答案肯定是没有人愿意,因为都害怕。任谁走到这一步都会有这种举措,而且杀旧制也是稳定朝政的必要手段。

明成祖朱棣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但一定是一位继往开来建功立业为民造福的好皇帝。

⒈五征漠北蒙古军,

封狼居胥,

设立奴儿干都司,

统治安南纳入中华版图,

恩威并施招抚东北女真族人,

只为华夏子民不再受战乱之苦。

⒉全力支持郑和六下西洋,

实现贸易大顺差,

大明帝国明成祖时期的永乐盛世究竟有多“盛”?

迁都北京,疏通运河,沟通西域,巡视西洋,收复越南,修著大典,五逐漠北、三犁虏廷;东向经略东北之北,西向设立哈密之卫;吞并安南、四夷望风归顺;六下西洋,万国齐朝圣主;幅员辽阔,远迈汉唐,远见卓识超越唐宗,雄武之略冠盖汉武。明成祖,唯一一个远征绝域封狼居胥得皇帝,唯一一个冲锋在前马革裹尸的皇帝!仅凭一个永乐大典就足以傲视千古!

明朝朱棣篡位对历史的发展是怎样的?

从现在的角度看历史的问题,和历史时代中的人看相同的问题肯定结果不相同。其他的都抛开不说,单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就非常伟大,因为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都一直存在,灭了一拨又换一拨,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朱棣把帝都从南京北迁,让大明朝的皇帝站在长城脚下守卫国门,可谓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如果不是长期处在外部游牧民族掠夺的紧张压力下,可能大明君王上下和官僚集团会更早的完成***怠政这些使国家快速完蛋的事,不用等到崇祯,估计最慢嘉靖的时候大明就完了。

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二十三年率军打败北元乃儿不花,建文帝即位后,实行削藩政策,(朱棣后来也削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南京。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即位大明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出兵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等宣慰使司和[_a***_]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

对于朱允炆所统治的明朝将来会如何,其是否会强盛,是否会衰败,我们无从得知。但朱棣治下的明朝如何如何,我们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朱棣统治的明朝国力强盛,吏治清明,经济发达,外交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乐盛世”。

1402年,这个不被朱棣承认的“建文四年”。

这一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通过非法武装手段成为明帝国新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首先是“年号”,朱棣拒绝承认朱允炆皇位的合法性,并革除“建文”这一年号,将当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虽然朱元璋已经驾崩了四年多)。

然后是“制度”,建文帝上台后废除了很多朱元璋时期的制度,不论这些制度是好是坏,对于朱棣来说,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于是这些被废的制度在永乐一朝获得新生。

接着是“机构”,在“洪武”和“建文朝”被冷落的“锦衣卫”被恢复权势,除此以外,另一由太监做主导的特务机构——东缉事厂(东厂)成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成祖历史上的明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朱元璋 明成祖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