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部历史教材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教育部历史教材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历史书?
1、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过武则天的和其它一些唐朝人物。现代的《唐朝那些事儿》。
2、新唐书、旧唐书
3、资治通鉴
4、还有一些唐朝人写的书。像魏征的《群书治要》。
《唐书》泛指记录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正史,有《新唐书》、《旧唐书》两种。 五代时期,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编纂了一部《唐书》,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又编纂唐代史书,亦称“唐书”。为对两者加以区分,史家便将欧阳修等人所著之唐书称为《新唐书》,而将刘昫等人的著作称为《旧唐书》。
讲唐朝的史书?
正史类:《新唐书》《旧唐书》
编年类:《大唐创业起居注》(该书所记史事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有出入。)《资治通鉴》
杂史类:《贞观政要》
传记类:《唐才子传》
地理类:《***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
1、《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2、《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
3、《***创业起居注》是一本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
关于青少年读唐朝历史的书 哪本最好?
1.《旧唐书》;
2.《新唐书》;
3.《资治通鉴》中的《唐纪》部分,即卷185至卷265。
以上三部是唐史研究的最基础史料,唐史专业从事者必然要对达到精熟的掌握程度。如若想了解唐初史事,《隋书》中有不少相关内容要读,而要研究唐末,则《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又不可不读。如若有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可以读两唐书中的相关列传,及《通鉴》中与该人物有关的历史记载。
适合五年级看的关于唐史的书?
《***兴亡三百年》是由王觉仁创作的一套通俗唐史,讲述***王朝从兴起到没落的近300年历程。本书于2018年10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1、与当年明月同为天涯网友的宗承灏创作 《***帝国——正说唐朝三百年沧桑与辉煌》
2、《朱温灭唐》
3、《***帝国的兴亡——一个巅峰王朝的全景史诗》
4、《李世民的七宗罪》
教材上唐代都城明明是长安,为什么洛阳人说洛阳也是唐代京城?
这个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别看洛阳人称洛阳为“13朝古都”,但是洛阳人其实自己很清楚这个自封的称号纯粹是针对西安的十三朝称号量身打造的,掺杂了太多的水分,是不折不扣的***货。
洛阳历史上真正作为都城的有全国影响力的朝代只有两个,东汉和西晋,但是东汉的影响力明显不如西汉,以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强汉基本上指西汉。至于西晋就更不用说了,时间不但短暂,而且给人留下的都是混乱耻辱的记忆,以至于连洛阳人自己都极少提及。
洛阳人板着指头算来算去,能证明自己历史上曾经阔过的朝代也只有唐朝能指望了,由于唐朝的则天皇后通过篡位在洛阳当了几年武周皇帝,洛阳也就宣称自己也是唐朝的首都,而无视则***帝的国号其实是武周。
洛阳人这么做虽然有些不合常理但也能理解,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祖上赫赫有名,但问题在于洛阳人的两都说可不是仅说洛阳曾做过唐朝的首都,而是想说洛阳在唐朝是和长安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更有人主张要高于长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洛阳人要改变历史,就一定不得不刻意拔高洛阳贬低长安。这就和当初洛阳提出的丝路双起点一样,最终目的就是重新定义洛阳的历史地位,挑战一般中国人的历史常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部历史教材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部历史教材唐朝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