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是什么

kodinid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特点启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灭亡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2. 明朝葡萄牙海战中,明朝受到了哪些启发?

明朝灭亡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必须解决好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任何封建朝代也逃不出历史周期律,就是其兴也博亦,其亡也忽焉,在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人心齐,力量足,可以迅速地席卷全国,在封建朝代的末期,统治阶级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军事力量薄弱,土地集中严重,那么不可避免地进了衰亡的轨道。

明朝葡萄牙海战中,明朝受到了哪些启发?

很不幸,虽然明朝在同葡萄牙的海战中吃了很大的亏,却没有从🀄️获得太多的启示。这并不是说当时的葡萄牙人在军事技术上没有领先明朝,而是他们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兵力来辐射远东地区。

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和葡萄牙最大的海战,发生在1521年的屯门。虽然葡萄牙人仅有几首从马六甲买来的中国式帆船。上面仅有几门小型的弗兰基炮,海员大部分是从南洋招募的马来人。

所以,这支葡萄牙舰队,实际上只是战斗力不强的武装商队。但就是这样一支缺乏武装的船队,让明朝军队付出了很大代价。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使用火船与围困战术。但依然被葡萄牙人从容突围而去。

第二年,在新会县附近的西草湾,几首葡萄牙人的小型桨帆战舰,遭到了96艘明军帆船的围攻。结果,葡萄牙人依然成功突围而出。明军后来的弗兰基炮,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缴获的。同时被明军获得的,还有葡萄牙人的战舰。因为两边有大量的划桨,被形象的称为蜈蚣船。

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明朝人在同葡萄牙海战中的唯一收获了。

但就是这两个并不算多的收获,明朝人的反应也并不迅速。原因也并不难理解,因为这种程度的冲突,并不能太触动朝廷的神经。

所以,仿造出来的蜈蚣船很快就被放弃。原因是觉得这种船太浪费木料,实际上则可能是因为明朝缺乏严格训练的划桨手,无法好好发挥这些战船的实力。

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的重要海战主要有以下两场:

1、屯门海战——中国首次抗击西方殖民者的战争

1521年,新即位的嘉靖皇帝下令官员尽快驱逐佛朗机人,并再不许其入境。在通令侵占屯门的葡萄牙人离境遭到回绝后,明朝当局决定以武力收复屯门失地,驱离葡萄牙人,这便是屯门海战。

广东道副使汪鋐率军4000余人,大小船只50余艘参战。一开始汪鋐并不知西洋火器的威力,葡萄牙人凭借手中火器,据险而战,使明军首战即败。

后来,明军调整战略,准备了数只装满油料和柴草的小舟。待有一天刮起南风,汪鋐先将这些填有膏油的草料船只点燃,快速朝葡军船只驶去,随后率全军再次攻打葡军船队。由于葡军船只硕大,转动速度迟缓,没能躲开火船的进攻。很快葡军大乱,汪鋐又趁机派人潜入水下,将未起火的葡军船只凿漏,葡萄牙人纷繁跳海逃命。明军纷纷跃上敌船与之厮杀,葡军大败。最后葡军只剩下三艘大船,于9月7日趁天亮逃到左近岛屿藏身,天亮后才借强劲的北风,勉强逃过明军的追击,逃回满剌加。至此,明朝一举收回了被葡人侵占7年之久的屯门岛。

2、西草湾之战——推动明***器研发的进步。

西草湾之战,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是屯门海战的延续。不甘失败的葡萄牙当局令哥丁霍率船队前往援助屯门,与明军在西草湾爆发海战。此战对明军来说,取胜得比较顺利。因为,在之前的屯门海战中,明军已积累了与葡萄牙人作战的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蜈蚣船和佛郎机铳的威力,所以在战前便做了充分的准备。

经过反复较量,明朝水师凭借这数量优势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葡萄牙人不得不接受失败的事实,彻底放弃了侵略屯门的野心。

谢邀。题主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子渊很早之前在讲明朝海权意识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场著名的海战——屯门海战。可以说,这场战争至少使大明军队进步50年。具体经过,且听子渊为君道来。

众所周知,随着东西方联系的日益紧密,双方贸易量不断激增,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大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一批亦商亦军的佛郎机人(即葡萄牙人)跨海而来,抵达广东沿海屯门一带后驻扎于此。为与明朝进行商业贸易,这批佛郎机人选出代表一路北上朝觐,准备与大明缔结通商和约。然而不知出于何种缘故,佛郎机人的***最终没能实现。

▲明武宗朱厚照朝服像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去而复返的佛郎机人再度率船队驶抵广东屯门,这一次他们深入粤地,行至广州港时,葡军“放铳声如雷”震惊全穗,明朝官员对于夷人此举大为震惊,便以其无礼之举和佛郎机非大明朝贡藩国为由,拒绝他们登岸。行程受阻的佛郎机人见此只能转而遣使入京,结交明朝皇帝与大臣。所幸其翻译火者亚三凭借出众才能取得了正德皇帝的赏识,他们才因此得以滞留广东沿海。随后,佛郎机人不断用带来的西洋货物贿赂当地官员,取得了与粤地富商进行正常贸易的资格。

可惜的是,这些正常贸易并不能满足葡萄牙人对财富的渴望。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西芒·安德拉德成为佛郎机来华舰队新任司令,新上任的西芒不仅在与中国官员来往时极为粗暴无礼,还时常率部在粤地沿海进行劫掠。这些行为迅速恶化了佛郎机人与粤地官员的关系,然而西芒仍不以为意,反而还加紧在屯门岛的盖房建栅工作,并不断从各地调遣火药枪炮,想要将屯门岛建设成一座坚固堡垒,好为日后入侵大明做准备。

▲葡萄牙人于明代修建的大三巴牌坊

史料记载,西芒曾下令佛郎机舰队掠夺伶仃洋往来商船,还纵容海盗掠夺粤地儿童贩卖至西洋为奴。如《名山藏》载:“(佛郎机人)盘留不去,劫夺行旅,掠食小儿,广人苦之”。给事中王希文奏折称“正德间,佛郎机匿名混进,突至省城,擅违则例,不服抽分,烹食婴儿,掳掠男妇,设棚自固,火铳横行,犬羊之势莫当,虎狼之心叵测”。“烹食婴儿”之说虽纯属荒诞谣言,但佛郎机人“掳掠男妇”则确有实事。不过由于当时正德皇帝朱厚照对火者亚三宠信有加,粤地官员也就不敢率军将其剿灭。等到朱厚照崩于豹房后,大学士杨廷和等人立即宣布将火者亚三处死、比莱斯关押后,还以太后名义要求粤地军队进攻屯门以驱逐葡人,史称“屯门海战”。

明朝在与葡萄牙的海战中损失惨重,充分认识到“器不如人”的劣势所在,于是明朝开始重视火器的研究与发展,神机营也就真正成了先进的火器部队,配备了鸟绳枪、弗朗机、大炮等热武器。而后世的戚继光在此基础上将火器大批量装备到部队之中,使得明军的火器装备率领先世界各国军队。不过清军入关后,清朝限制火器的发展,喜欢弓马刀箭,最终明朝的火器水平没有在清朝得到发展,反而严重下滑,结果就是在与西洋列强的战争中“器不如人,由来已久”!

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寻求海外殖民地,他们于1511年控制了马来西亚,获得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然后葡萄牙开始西进,侵占了中国广东的屯门(现在的深圳、香港一带),他们抓捕当地百姓作奴隶,修建了城堡,妄图以此为据点侵占大明所有领土。葡萄牙在当地烧杀抢掠,明朝下文将他们驱离,但是葡萄牙认为自己船坚炮利,想据险固守。

1521年明朝与葡萄牙爆发了屯门海战,明朝将领是广东海道副使汪鋐,葡萄牙首领是阿尔瓦雷斯。明军最先攻击葡萄牙的军事据点,遭到对方武装反抗,明军败阵而归;之后汪鋐***用小火船焚烧葡萄牙战船同时派人入水凿漏葡萄牙战船,再以4000军队、50艘战船正面掩杀,最终以众击寡打败了葡萄牙人,而葡萄牙只有三艘战舰逃脱。两年后(1523年)葡萄牙人又带6艘最先进的大战舰来攻打明朝,明朝水师在西草湾(今广东新会县)派出96艘战舰围歼了葡萄牙舰队。此战中缴获了葡萄牙先进的火炮12门,以及数台弗朗机(类似于今天的重机枪),之后明军研究了葡萄牙的火器,发展了自己的热武器。

葡萄牙两次军事进攻都败在了明朝水师手中,最终他们通过贿赂广东的宦官,于1553年取得了在澳门的居留权。葡萄牙利用澳门作为中转站,将中国的商品输往欧洲,又将欧洲的产品销向中国,赚了不少的银子。同时葡萄牙还向中国传输天主教宗教思想,最终在中国发展了部分天主教教民。明朝除了在这两次海战中获得了先进的火器外,并没有在意外面的世界,仍把葡萄牙人当成蛮夷看待,也就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的机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特点和启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屯门 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