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史对明朝历史而言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史对明朝历史而言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历史谁讲得好?
刘纪同吧,网上大多数人比较喜欢他的,可能他播讲的比较好,或是因为他播讲的比较早,前期只有他播讲过,但刘纪同版的没有播讲完。
我觉得,两个人播讲的应该都是按照原著播讲的。孙一版的可能更贴近评书类型,您可以听听王更新版本的,他也播讲过,并且都播讲完了。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人文社科历史作品 ,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曾为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18年5月24日出任山东省***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
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为什么感觉明朝爱好者不太相信《明史》?
确切来说,不能将明朝爱好者如此一概而论。明朝爱好者里,有专业粉、理智粉和脑残粉。不信《明史》,不读《明史》者,实乃脑残粉之所为。
明朝脑残粉又称明吹,这群人大字不识一箩筐,让他们《明史》这种文言文,简直是难为他们,他们也就配看《明朝那些事》,并从此书中达到打鸡血式的***。
《明朝那些事》应该说作为通俗读物还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明史,这书显然是不行的。但该书贵在通俗易懂,明吹这种文化层次我觉得也就能看懂这个了,这书里怎么说的,明史就是什么样的。
当然,《明史》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无论如何是官修正史,体例完备,格式规整。我甚至可以这样说,《明史》差不多是二十四史里的巅峰之作了。研究明史,当然不能只看《明史》,但动辄说《明史》都是***的,***的,文字狱的产物,并视其为秽史,那就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了。
事实上,如果明吹们试着翻开《明史》,他们会发现,这本书简直就特么是明吹言论的宝藏啊,里面许多话可以直接拿出来在网上大吹特吹了,连编都省得编了。像我这种被目为满遗***清吹明黑的人,有时还在网上喷一喷朱棣,但人家《明史》是怎么评价朱棣的呢?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为什么不太相信《明史》,因为其不仅和《明实录》、《县志》、族谱等矛盾,甚至《明史》自身记载都自相矛盾。
1.空印案。
《明史.刑法志》记载此案发生于洪武十五年。
《明史.郑士利传附方微传》记载此案发生于洪武十三年。
《明史》本身对此案记载就自相矛盾。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一》记载此案发生于洪武九年。
2.沈万三。
《明史·列传第一 后妃一》记载沈万三在朱元璋登登基后,出资修筑了南京三分之一的城墙。
《吴江县志》记载沈万三死于1356年,沈万三的族谱及墓碑也印证了这一点。
一个1356年就已经死的人,如何在死亡两年后(135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还能出资修南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史对明朝历史而言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史对明朝历史而言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