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隋朝粮食_隋朝的粮食贮备够唐朝多少年?

kodinid 62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历史上真实的隋朝粮食知识,其中也会对隋朝的粮食贮备够唐朝少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谷粒千年能发芽!隋炀帝的“天下第一粮仓”有多牛?

除了修建粮仓之外,隋炀帝还修建了运河,运河的修建可以说促进了周围城市的繁荣经济发展,运河上来往的商船络绎不绝,进一步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可以说运河的修建对于大一统王朝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隋炀帝所修建的粮仓就是我们现在含嘉仓。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考古人员从这座粮仓当中拿出了一些***,仅仅过了三天之后,***就发了芽,时隔千年,这些粮种依然保持着超高的活性。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粮食_隋朝的粮食贮备够唐朝多少年?-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南洛阳发现了隋朝最大的粮仓含嘉仓。含嘉仓建造于公元605年,历时10年。杨广继位后迁都洛阳,为了养活百姓,隋炀帝又命人在洛阳边上修建了含嘉仓等粮仓。在唐朝时期含嘉仓又进行了多次扩建,面积达到了400000平方米。

但若要说起古代粮仓囤粮的顶峰,就不得不说起隋炀帝杨广了,杨广即位后便下令广设仓库、大力囤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含嘉仓了。

其中规模最大当属含嘉仓,含嘉仓始建于隋朝隋炀帝即位后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它位于今洛阳老城区的北侧,东西宽约 600 米,南北长约 700 米,总占地面积 42 万平方米,在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粮食_隋朝的粮食贮备够唐朝多少年?-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洛阳发现的隋唐粮仓就是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的含嘉仓。仓内粮食千年不腐,还能发芽得益于含嘉仓科学的选址和独特的建仓方法。含嘉仓位于隋朝都城洛阳内,经历了多次扩建,成为了一个总面积高达43万平方米的“粮仓城”。

河南发现的隋朝粮仓,仓内粮食为何千年不腐?

这个洛阳发现的隋唐粮仓就是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的含嘉仓。仓内粮食千年不腐,还能发芽得益于含嘉仓科学的选址和独特的建仓方法。含嘉仓位于隋朝都城洛阳内,经历了多次扩建,成为了一个总面积高达43万平方米的“粮仓城”。

谷物的储存是比较讲究的,尤其是隋唐的这个粮仓——含嘉仓,他能够至今都保证仓内的谷物不腐烂,肯定是在保持其储存的良好条件下进行的。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粮食_隋朝的粮食贮备够唐朝多少年?-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是因为含嘉仓建在了一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所以整体上要离地下水比较的远,所以含嘉仓附近的土壤是非常的干燥的,从而也就保证了藏在里面的粮食会常年处于一个非常干燥的状态,不会容易发霉。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储存粮食的技术,从古至今都是一流的。尤其是在近年研究表明,古时候我们的储粮技术已经十分先进。在河南发现的隋唐粮仓——含嘉仓,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主要就是在修建粮仓的时候,因为粮仓对国家来说都有重大意义,所以当时的人们对粮仓的建造花费了很多的心血。

隋朝第一大粮仓兴洛仓究竟有多牛?存了多少粮食?

隋文帝年间,下诏在卫州设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这四座国家储备粮库都在黄河沿岸,储存粮食都在百万石以上。隋炀帝年间,又增修了两座粮仓,都在洛阳附近,即洛口仓和回洛仓。

当时洛口仓的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担,设官兵千人防守粮仓。按此记载计算,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兴洛仓的面积达二十多里,一直是隋朝最大的粮仓,而且仓库内的粮食足足有两千多万石,能够满足一千万人一年的食用量。

据计算,整个回洛仓大约能储存6亿斤粮食,而隋朝总人口约5000万,首都洛阳人口约100万。如果按照当时每人每年700斤粮食的消耗量来计算,也就是说,仅归还洛仓的一粒粮食就够洛阳居民吃半年了。

隋朝粮仓,当然不止“回洛仓”。史料记载的洛阳附近。除了回洛仓至少还有洛口仓、兴洛仓。回洛仓的记载是四周十余里,七百多窖,而洛口仓则更大,四周二十余里,凿三千窖。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粮食和隋朝的粮食贮备够唐朝多少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粮仓 隋炀帝 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