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国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国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数学家有哪些?以及他们对数学的贡献?
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系统形成于唐朝?
应该是两汉时期。
(1)学校系统:汉朝时期官私并行
官学分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分为: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其中太学为西汉汉武帝所设,鸿都门学为东汉汉灵帝所设,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地方官学分为郡国学、乡学等。
私学分为书馆和经馆。
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呢?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按照《四库全书》划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块。
按照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划分,可以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大块。
个人感觉班固所写的《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就可以囊括国学的一大部分了。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汉书·艺文志》将书目分为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块。
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六艺和礼、乐、射、御、数、术小六艺。
诸子指的是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杂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例如《老子》、《庄子》、郁离子》、《素书》等等重要典籍。
诗赋指的是文学体裁,当然,因为书成于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学的还有词、曲和其他文学典籍。
其实国学最初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方学府。此后,在西学东渐的过程当中,逐渐变成了与西学相对的泛指。
什么是国学呢?我们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哲学等范畴的时候,追根溯源,总能看到先秦时代那长达数百年的大争论,即百家争鸣。这是国学的起点,或者说,是一个从无序到成熟的里程碑。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后世逐渐碰撞、融合,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国学体系。她包含政治学、***学、哲学、实用技术,也包含文学、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五彩缤纷、也汗牛充栋。
国学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者不同的形态,最初的演化如孔子去世后的“儒分为八”、墨子去世后的“墨分为三”,又如老庄之间的区别,再如两汉时期的经学、魏晋时期好清谈的玄学、发展到宋明时期,又发展出了理学和心学。
当然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学当中有一些不合时宜之处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进了历史博物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学构建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我们不可忘却的根基。
国学范畴很大,简单说就是中国文化学术,或者中华文化学术,通俗地说,凡是国产的文化学术都在国学范畴,就连引进外国的,经过国人加工再造后的文化学术,比如六祖慧能的《坛经》,也算国学范畴。
现今国学热学习的国学主要是指国学经典,其中最热的是《易经》、《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唐诗、宋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它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由于很多人对国学和国学经典概念不清,认为这些经典才是国学。这种认为没错,这些经典是国学,但不是国学的全部。
国学是国人智慧的结晶,是国人文化的积累,是国人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是中华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所在,国人应该大力弘扬国学。
但是,国学中也有糟粕,我们必须以发展眼光看待,汲取精华,批判地继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国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国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